近年来,万盛经开区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推进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坚定不移兴产业、固生态、惠民生。截至目前,全区煤炭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历史最高72%下降到0,煤炭采掘产业彻底清零;城镇绿化覆盖率从26%提高至46.6%,森林覆盖率提升至58.2%;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办理民生事项1600余件,行政村通公交率和光纤、天然气覆盖率均达到100%。
如今,万盛经开区已从昔日的“黑色煤都”蝶变为“绿色美城”,成功创建国家资源型城市旅游转型发展试点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多次在全国会议上交流转型发展经验,奋力交出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优秀答卷。
万盛城区灯火璀璨。
产业提速升级 经济高质量
“一切向煤看”的万盛,曾背负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受煤炭市场行情下挫、资源濒临枯竭的影响,最困难时全区近20%的人口以低保维生,采煤沉陷区影响面积占全区面积近1/3,地区生态环境受损严重。2009年3月,该区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2017年,该区被列入全国首批重点采煤沉陷区。
“以产业为核心,促万业之兴盛”,让地区发展后继有“业”。为了摆脱“一煤独大”的形象,万盛经开区加速重构产业支撑体系。
近年来,万盛经开区以先进制造加快扩能,锚定“千亿工业”目标,坚持把制造业作为接续产业发展主阵地,充分盘活涉煤闲置资源,大力发展新能源(储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福耀、冠宇、惠伦、国家能源、东方希望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入驻。在煤炭采掘产业“彻底清零”的情况下,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39.5亿元,较2017年增长106%,总量实现五年翻番。
同时,万盛经开区立足市级高新区创建,加快构建“一区两工程三中心N平台”创新平台体系,建成创新平台32个,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44家、科技型企业620家、高新技术企业46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40%,产业园区承载能力日益提高,企业科技水平和效益不断提升。
关坝铁路专用线通车。
生态持续优化 城乡高颜值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绘制“近者悦、远者来”的城乡高品质生活图景,是万盛经开区高质量转型发展最根本的价值遵循和最长远的目标坚守。
近年来,万盛经开区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组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心,统筹推进转型发展工作。一方面,创新组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公司,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深入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将综合治理与城市发展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在沉陷影响较重地区开展生态修复,积极探索碳汇交易。另一方面,在影响较轻地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在沉陷稳定地区布局产业园区,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有效实现了“边治理、边改造、边提升”。
同时,万盛经开区加快生态环境恢复,自2017年以来,累计建成绿色矿山10个,造林育林24.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58.2%,有效治理水土流失57.3平方公里,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明显遏制,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年位居全市前列;加快推动绿色城市建设,新建城市公园46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6%;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宜居、绿色示范村庄占比达56%;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区、市级园林城市。
平山产业园区厂房林立,交通四通八达。
增进民生福祉 生活高品质
如今,走在万盛经开区的大街小巷,浓厚的现代城市气息扑面而来——草木成景、公共设施完善、服务体系优化……群众从“忧居”走向“优居”,无数个家庭实现了“居者美其屋”,实现了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双翼齐飞。
幸福从实现安居开始,这是广大群众最简单又最渴望的心愿。万盛经开区以“群众不住新房、政府不盖新楼”的决心,统筹推进工矿棚户区改造、采煤沉陷区受损农房搬迁、城市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通过“政府支持一点、企业负担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方式,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配套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让8万困难群众住上了安全新房子、过上了舒适好日子。
每一项“民生清单”的兑现,每一条“民生道路”变成通途,都推动着广大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近年来,万盛经开区在推动居民就业创业工作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以关闭煤矿失业人员创业就业为重点,制定优惠政策,开展免费培训,累计举办去产能职工专场招聘会500余场次,妥善安置涉煤职工近1万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获评市级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基地。
同时,万盛经开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办理民生事项1600余件,不断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目前,万盛行政村通公交率和光纤、天然气覆盖率均达到100%,养老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五大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社会救助保障网络不断织密。
责任编辑|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