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碚区的缙云山,是重庆市中心城区的“绿肺”,而黛湖,犹如一方碧玉镶嵌于缙云山麓。
2018年6月,缙云山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按下启动键。随着缙云山综合整治,北碚区启动了黛湖生态修复工程。修复过程中,结合缙云山地理环境、气候、植物生长规律,依托缙云山生态和景观价值,加强林相、色相、季相设计,整合黛湖沿线水系、山林与动植物资源,通过恢复湿地水文,增加湿地植被覆盖面积,恢复生物多样性,建设高效的“山地溪塘复合生态系统”。
如今的黛湖,已成为山水林田湖为一体的生态亲水公园,成为重庆生态修复的样本。黛湖之变,是缙云山旧貌焕新颜的生动范例。
做好缙云山综合整治提升“后半篇”文章意义重大,构建缙云山“一心四片”发展格局,是北碚区的重要抓手。北碚区人民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北碚最大的生态产品,在保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整性、原真性的同时,统筹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探索“生态资源—生态产品—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推动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实现有机融合,努力建设全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治理转化的典型示范。
黛湖
建立“外圈”保护“内圈”机制
强化生态资源管护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缙云山综合整治提升的目的在于实现生态价值转换,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改革前,缙云山山上是保护区,山下是中心城区,保护区外围是风景名胜区,保护区内外的管理权责不明,村民靠山吃山,生态监管存在漏洞,生态资源被蚕食。
改革后,北碚区政府将核心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等生态敏感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设为禁止或限制人类活动的“内圈”,并在“内圈”外划定一般控制区,用一般控制区这一“外圈”更好地保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内圈”,形成“外圈”保护“内圈”的生态资源管护机制。
北碚区政府理顺生态监管权责,修编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理清“三区三线”、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控制线及百年洪水线等范围边界,组建缙云山北碚片区管委会,明确保护区内外管理权限,完善“缙云山管理局、北碚区-镇街-村社”生态监管协同体系,有效解决管理碎片化问题。同时,构建以林长制为主体,区级统一指挥、部门分工协作、镇街联勤联动的指挥协调机制,建立资源保护、生态监测、应急管理、规划建设、利用管理、社会参与等规范制度23个,累计摸排保护区内建构筑物2192宗(个),拆除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62万平方米,推动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清仓见底。
凭风看云—缙云山玻璃栈道
北碚区政府改进管护监测路径,建立“智慧林业管理平台”,综合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无人机、GIS等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生物资源、森林防火、入园卡口、林业有害生物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监测保护,实现“空地一体化”全方位监测,将生态资源管理由传统粗放型转变为技术质量型,有力助推缙云山生物种群保护。
目前,保护区已有植物2407种、动物1071种,以缙云山植物为模式标本命名的植物36种。其中,植物资源比1999年开展保护区植物调查时增加441种,近两年发现了缙云脆蛇蜥、缙云掌突蟾、缙云三窝蛛等多个新物种。
在缙云山综合整治提升中,完善基层联防机制,打破部门、镇街、村社行政界限,率先构建林长+护林员、监管员、指导员“一长三员”体系,科学划定护林网格范围,推动各级林长与基层各方工作力量实现融合。建立缙云山森林防火防虫“十户联防”机制,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按照“相邻相近、便于管理、守望相助、相互监督、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原则,把相邻10户左右农户、经营主体组织起来,共计成立森林防火防虫“十户联防”联控小组262个,涉及3726户、6436人,每个森林防火防虫联防小组均签订联防协议,明确责任区域、联防职责、保障措施,推动群众从受监督对象转变为“监督员”“宣传员”。
一项项措施,强化生态资源管护,让缙云山森林覆盖率从2017年的94%提升至2023年的98.6%。
北温泉公园
构建“山上”联动“山下”机制
提升生态产品供给
改革前,山上的保护区内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占比高,原住民生产方式和生活资料单一,生态产品以零散的农作物产出、粗放发展的农家乐为主,供给较为落后。
改革后,充分利用“山上、山下”资源禀赋和自然生态优势,融合山、江、峡、泉、林等自然生态资源和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地旧址等历史人文资源,发展红色研学、温泉养生、康养民宿,优质的生态产品供给明显增加,近三年接待游客超过44.84万人。
为了加快推动缙云山片区高质量发展,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北碚区政府探索“山上山下”复合增绿路径。因地制宜划定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和合理利用区,保护原有自然生态体系,尽力保留原本地形地貌,结合缙云山地理环境、气候、植物生长规律,加强林相、色相、季相设计,整合沿线水系、山林、动植物资源,通过裸露地块覆土、构建不同类型植物生境、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恢复保护区内水文和生物多样性,栽种植物77.5万株(棵),覆土复耕复绿48.15万平方米,为动植物生长、雨水蓄滞、人为活动等留足弹性。
腾龙垭
俯瞰腾龙垭
优化“山上”闲置资源盘活方式,坚持不破坏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和保持人文资源原真性,推动国有用地、集体用地综合利用,依托市场化手段盘活山上闲置资源,梳理红色文化点位12处,整理红色文物319件(套)、照片1000余张,修缮石刻石碑等可利用不可移动文化资源近100处。目前,建设缙云山红色研学教育基地,推出革命教育等主题研学线路7条,先后承接1100余个党组织活动。
重塑“山下”生态资源利用模式,开展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对生态资源利用路径进行专家论证,以“区域环境治理+文旅康养、生态旅游、产业开发”为主题,探索城市开发边界点状供地,建立5亿元文旅产业发展基金,集中连片发展“温泉+旅游”“温泉+养生”“民宿+康养”,推动城绿融合、绿产融合。
近年来,先后引进远山有泉、缙岭麓泉等产业项目,建成新北温泉公园,打造陶乐、王家院子、“58”间房等30个特色民宿示范项目。
“缙云山居”生态迁建房
拓展“企业”联结“村民”机制
实现生态价值外溢
改革前,保护区内外的生态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发展优势,群众收入来源窄、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认同感较低,在统筹生态保护与民生保障上还需持续用力。
改革后,按照“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思路,探索建立生态产品“基础收益+增值收益+可持续收益”联结机制,拓展村民多元化收益渠道,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相统一。
一方面,同步开发巡山守卡、森林防火、清扫保洁等公益性岗位作为生态补偿补充机制,选聘本地村民担任管护员、护林员、保洁员,在获得生态补偿资金的同时承担森林资源共管与保护义务。
缙云山生态环道
缙云山生态文明教育展示馆
另一方面,实施“国企联村”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国有企业+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引导村集体和农户让渡农房、农地、林地等使用权,通过参股国有企业在集体土地的产业项目、国有企业购买服务等方式,提升集体经济“亩均综合效益”,带活缙云山甜茶园130亩、缙云青梅60亩、缙云糖梨50亩、社有竹林1000亩,带动提升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470万元。
此外,针对项目规模大、资金投入多、建设周期长等难题,实行“平台公司+商运公司”模式,引入多元市场化运营主体盘活盛意福贯、揽江台等存量资源,打造黛湖、腾龙垭、凭风看云等4个生态旅游景点,联动缙云山生态文明教育展示馆、缙云山自然教育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生态文明分中心等场馆资源,连片发展红色教育、生态研学、共享农场等业态,创造就业岗位510余个,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达9.5%,通过社会产业运营共享保护区可持续收益。
责任编辑|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