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区柠檬基地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党的二十大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首次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战略部署。2022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建设农业强国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深刻阐述,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三农”有作为。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带领下,全市“三农”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作出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铆足干劲,真抓实干,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长江晚熟柑橘带
“三条底线”坚守有力
夯实“三农”压舱石
保障粮食安全、严格耕地保护、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重庆坚持底线思维,牢牢把住“三农”工作底线红线,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
保住粮食生产安全底线,用“粮谷满仓”守好“三农”基本盘。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定稳粮扩油保障有效供给10条硬措施,全力稳面积、攻单产、提产能。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038.9万亩,产量219.2亿斤、创近15年新高。油菜播种面积、产量、单产均实现“十六连增”。生猪出栏超过1900万头、蔬菜产量突破2200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58万吨。
兜住耕地保护底线,用“因地制宜”护好农人“饭碗田”。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要求,加强源头管控、实行“三个一律”,坚决控住耕地“非粮化”增量。坚持实事求是、保护农民利益、依法依规处置,稳妥有序推进耕地“非粮化”问题整改落实。
坚持产业带动,用产业高质高效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制定印发《2023年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要点》《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推进脱贫区县发展“一主两辅”乡村产业42个,实现产值461.7亿元、带动脱贫户47万户。实施9000余个产业帮扶项目,带动130万名脱贫人口增收。帮扶脱贫地区销售特色农副产品62亿元。
秀山自治县水稻收割
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
“四千行动”扎实推进
跑出“三农”加速度
解决好“农地”“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重庆以强农业、富农民、美乡村为目标,立足市情农情,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注重整体重塑、集智攻坚,不断夯实重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见行见效。坚持“投、建、用、管、还”一体推进,以“改大、改水、改路、改土和全程机械化”为重点,统筹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00万亩。建成酸化耕地治理千亩示范区5个、示范面积达3万亩,示范区作物平均增产达8%。
生态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态势明显。围绕“土特产”做文章,强力打造“3+6+X”农业产业集群,创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3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生态特色产业综合产值5200亿元、增长5.2%。把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纳入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一体打造,召开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大会,出台“黄金十条”支持政策,设立百亿级产业基金,预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500亿元,同比增长3.5%。
农民增收渠道有效拓宽。全面推进经营增收、就业增收、财产增收、惠农增收和以城带乡促增收“五项计划”,“一县一策”制定防返贫促增收计划、农民收入追赶计划等政策举措。预计2023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1%。
巴渝和美乡村示范创建纵深推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化提升“三个革命”,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五网”建设,构建“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近20%的行政村成功创建巴渝和美乡村,107个村成为市级示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连续5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涪陵榨菜集团陈列馆展出的榨菜品类
彭水自治县善感乡桂花村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益分红
“三化”水平有效提升
助力“三农”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乡村数智化、农民组织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个显著标志。重庆注重强化设施装备支撑,大力推动数字赋能,积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不断夯实筑牢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让“铁牛”进得去。补贴农机具7.77万台,推进5个全国农机装备熟化应用基地、1个部级丘陵山区耕作机械企业重点实验室、3个部级农业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建设。制定农机装备补短板清单,分类开展农机装备研发攻关。成功创建1个全国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56.7%。
提升乡村数智化水平,让治理加“数”前行。着力打造“渝农大脑”,推进农地“一张图”、农信“一本账”、农事“一张网”、农品“一码通”“四个一”建设,深入实施6个国家级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项目,建成7个单品种全产业链数字信息系统、600个智慧农业基地。着力打造数字农业电商直播产业园,推动农产品网络直销200亿元。
提升农民组织化水平,让生产“换挡提速”。培育农民合作社2.7万家,吸纳农户309万户,实现“应入尽入”。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利益联结带动小农户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覆盖150万农户。
南川区和美乡村
“双轮驱动”持续发力
释放“三农”新动能
“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支撑”。重庆坚持问题导向、强力攻坚、多点突破,加快释放科技创新、农村改革两大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活力。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攥紧农业“芯”动力。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长江上游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等14个创新平台加快建设。聚焦种源等关键核心技术强力攻坚,新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63个,自主研发的“庆油”3号、“庆油”8号实现“两碗菜籽一碗油”,年度推广面积达800万亩。市政府与中国农科院深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合作,汇聚院士专家285人,扎实推动13个创新合作项目攻关。实施“百团千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主要涉农区县实现科技小院全覆盖,累计选派2590名专家带动发展乡村产业28.8万亩。
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三农”新动能。新培育“强村公司”近500家,启动“标准地”建设。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交易扩大到6个区试点。建成市、区县、乡镇“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经营性收入超过5万元的村达95%、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
东风浩荡满眼春,万里征程百业开。新的一年里,重庆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个确保”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三个提升”为重点,以深入实施“四千行动”为抓手,以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两个强化”为关键,锚定目标,埋头苦干,奋发有为,创造性开展工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实践的乡村新篇章。
责任编辑|朱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