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全国人大代表宋兆普:大医精诚 正文
河南省

全国人大代表宋兆普:大医精诚

宋兆普正在看患者的CT片子,了解患者病情。
 
  
宋兆普(左一)为患者把脉。
 
  宋兆普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院长
  “爷爷,爷爷……”
  在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儿童康复病区,有一群因为脑瘫而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孩子。看到满头华发的宋兆普走进来,病房中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着“爷爷、爷爷”,纷纷张开双臂求“抱抱”。
  该病区是金庚康复医院院长宋兆普为脑瘫患儿们建起的“家”。在这里,孩子们有专业团队为他们治疗,有护理人员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有护工阿姨带领他们阅读绘本故事……宋兆普每天看完门诊后,雷打不动地来看望孩子们,了解孩子们的康复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意见。
  一根银针,一手把脉绝技,从2009年宋兆普免费救治第一批被遗弃的脑瘫孤儿开始,他用祖传的中医技术为脑瘫患儿撑起了一片天,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连续三届当选为河南省人大代表,今年1月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传承医术惠民生
  1964年,宋兆普出生于中医世家,父亲宋金庚是汝州市的名医。宋兆普从小耳濡目染,15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中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宋氏中医外科”第六代传承人。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这是药王孙思邈在其《大医精诚》中论及医德时所述。宋兆普一直将这句话记在心里,他沿用父亲“不收挂号费、诊疗费,不多收病人一分钱”的行医准则,力所能及地为贫困、孤残病人减免医药费用,用实际行动践行诚信行医的诺言。
  宋兆普介绍,宋氏中医外科疗法起源于汝州市纸坊乡陶村,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至今有180余年历史。传承至第五代宋金庚时,父亲总结了一至四代的临床实践和经验,集其大成,使宋氏中医外科疗法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接过父亲的衣钵,宋兆普将中医发扬光大作为行医使命,把坐诊以外的时间都用在对中医药的研究上。
  为了惠及更多的中医工作者和病患,宋兆普将自己挖掘整理好的中医秘方、验方,以及收藏的上万册古医书、民间名医手抄本进行整理,编印成册并公开发行,让传统的中医学造福更多人。
  救助患儿送希望
  在行医的过程中,宋兆普关注到脑瘫患儿这一特殊群体,他们中的很多人由于家庭贫困无法承担高额治疗费用。看着孩子期盼的眼神,听着家长焦急的祈求,宋兆普坐不住了,他对患儿家长承诺:“来到我这里的脑瘫患儿,只要医学条件允许,即使我们医院出钱,也一定要将孩子们治好!”
  从2009年开始,宋兆普运用“金庚康复疗法”,组织开展救治脑瘫患儿诊疗活动,显著的疗效得到患者家长的好评,也引起河南省民政厅的关注。
  2009年4月,河南省民政厅邀请宋兆普到郑州、洛阳等地福利院考察。看到福利院里的重症脑瘫弃婴,宋兆普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他说:“得赶快治,否则孩子这一辈子就耽误了。”他当即决定,接收福利院脑瘫弃婴回医院救治,“能救一个是一个”。
  为了这一句承诺,宋兆普说服家人,动员医院员工,号召大家积极投入到救治脑瘫弃婴的工作中。宋兆普拿出家里几乎全部积蓄,购进康复设备,改造儿童病房,招聘医务人员和护工。有的患儿不能自主饮食,他就指导护工用注射器一滴一滴往嘴里打;有些孩子有吞咽功能障碍,他便发明“冰激疗法”,使孩子能自主进食,这一方法现已在河南省福利机构推广实施……
  在宋兆普的精心治疗下,一些脑瘫轻症的孩子恢复得很好,重症的孩子也没有被放弃,在托养病房进行治疗,由专门的护工进行看护。十四年如一日的坚守,宋兆普带领医疗团队公益救治脑瘫弃婴3200余名,不少被“放弃”的孩子经过他的治疗,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千里援疆结硕果
  2015年,一名新疆患者慕名来到金庚医院看病,了解到医院曾免费收治脑瘫患儿后,多次和宋兆普说,也有很多这样的孩子,希望他能去看看。想到两地距离遥远,语言、风俗习惯不同,宋兆普心里感觉有些没底。犹豫的同时,他接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委、行政公署的正式邀请,想到孩子们的未来,他义无反顾地奔赴新疆。
  同年6月,宋兆普第一次来到新疆和田,在墨玉县进行义诊。原本只安排了30名患儿的义诊现场,挤满了闻讯而来的患者和家属。义诊的2天时间里,宋兆普共接诊近500名患者。义诊结束后,宋兆普得知和田地区还没有脑瘫康复机构时,决定先安排人到金庚医院学习康复技术,并筛选10名患儿到汝州接受治疗。
  从2015年开始,宋兆普及康复团队22次赴新疆考察巡诊,接收66名新疆脑瘫患儿来到汝州接受治疗。为了让孩子们在汝州安心治疗,宋兆普专门设置适合维吾尔族群众生活习俗的病区和厨房,免费给孩子们发放奶粉、衣服、尿不湿等物品。宋兆普和医疗团队在为患儿做治疗的同时,积极向患儿家长传授康复知识,让每一名患儿家长都能掌握基本的按摩、熏蒸、语训等康复手法和技巧。
  在此基础上,金庚康复医院和新疆墨玉罗科曼医院联合,先后在和田、喀什等地组建了4家脑瘫儿童康复机构,免费为当地医院培训技术人员、传授治疗技术、提供治疗脑瘫的中药,并定期派康复专家上门指导工作。目前,已有7300余名维吾尔族脑瘫患儿得到了有效治疗。
  传递基层好声音
  “作为基层医生,要有为国、为民、为国计民生奉献一切的信念,要尽最大努力挖掘宝贵的中医文化遗产,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让传统中医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国家大局服务。”在与同事交流时,宋兆普经常这样说。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宋兆普围绕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让群众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等提交了两份建议,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答复,这让宋兆普备受鼓舞。他表示,作为一名中医人,要继续努力,让传统中医更好地服务群众,把中医药产业做大做强。
  宋兆普也一直十分关注检察工作。通过参加检察机关举办的检察开放日、座谈会等活动,宋兆普了解到,近年来,汝州市检察院联合教育、民政等单位及社会力量,大力开展关爱、帮扶困境儿童工作,为困境未成年人发放司法救助金,尽最大努力教育、挽救、感化涉罪未成年人,27名涉罪未成年人依法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经过严格的帮教考察,他们均顺利回归社会;组织42名检察干警担任辖区35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80余次,受教育学生万余人次。
  “我希望检察机关在群众普遍关心的知识产权、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继续发挥检察职能优势,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采访最后,宋兆普向检察机关提出殷切希望。
 
编辑|成鑫
来源|检察日报

2023-10-10

最近报道

RELEVANT
  • 公民导刊杂志社记者证申请的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2019年全国统一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国新出发〔2019〕39号)精神,我单位已对申领新闻记者证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现将我单位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进行公示。拟领取新
  • 全国人大代表赵亮:打造一流电力营商环境 助力“十项行动”
    今年6月,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的电力营商环境,由天津国网电力公司打造全国首家政企合作的电力“双碳中心”建成启用,集天津碳达峰碳中和运营服务中心、能源大数据中心、电力营商环境运营服务中心等十大板块于一体,搭
  • 牵引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记全国人大代表刘庆
    走进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只见大厅电子屏上的两行大字引人注目——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上下求索,践行梦想。还有一段来自中科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的寄语:“江苏省
  • 守护万家灯火 书写为民情怀
    王伟是长春市人大代表、公主岭市怀德镇供电所所长,也是公主岭市携手同行爱心联盟志愿者团队的创始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立足本职岗位为民代言,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服务乡村振兴,当好电力
  • 让爱点亮每个孩子的出彩人生——记省人大代表王煜
    “我一直在给学生写信,这些年坚持下来,大概已有上百万字了。”省人大代表、通化一中党委书记王煜翻看着书信记录感慨万千。从教二十余年,从每天给学生写交心本的“知心姐姐”到如今仍坚持给学生写信的“校长妈妈”
  • 3D停车楼让私家车有了“家”
    老旧小区停车太难了——这几乎是所有家住老旧小区居民的头等心病。去年6月,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黄家码头社区工农支路传来好消息,让居民闹心8年的“因缺少停车场导致乱停车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交通安全”问题,得到
  • “母亲水窖”找到供水点
    “各位代表,潘队长,我觉得我们组的泥结石路该维护一下,坑坑洼洼的,下雨天路不好走得很。”“几个山坪塘漏水有点严重,是该维修了,不然明年庄稼用水有点儿恼火。”“没得水吃才是大问题,你们去看嘛,原来修的‘
  • 32年保持满腔热忱
    光阴荏苒,岁月如箭,1992年至今,我已连续担任沙坪坝区人大代表32年了。前些天,有朋友好奇地问我,“你是怎样在30多年,始终保持满腔热忱的?”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要对得起近万张选票上画的圈圈。”
  • 10年坚持公心为民
    自2011年1月当选开州区人大代表至今,我已连任三届区人大代表。10多年来,我一次不落地参加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活动,在每次区人代会上提交的建议不少于3件。如何当好选民代言人,我有三点体会:人大代表
  • 共话“两山理论” 助力乡村振兴
    9月4日,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黑龙江6个代表团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资源安全”主题,开启对黑龙江法院为期5天的视察活动。视察期间,黑龙江省全国人大代表、海伦市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