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陈淑芳:共富路上的“畜牧天使” 正文
浙江省

陈淑芳:共富路上的“畜牧天使”

陈淑芳,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禽研究所副所长,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今年56岁的陈淑芳,衣着朴素,语速轻快,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一提起 “象山大白鹅”、畜禽疫病防治、畜禽养殖事业,陈淑芳的双目熠熠生辉,尤其是说到“大白鹅”养殖助力乡村共同富裕的项目已经让全国18个省的偏远山区农民受益时,她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和自豪。扎根基层30余年,她凭着一股韧劲写下了一个个服务“三农”的动人故事。
  用心用情助力共富
  象山县的养殖大户胡亚云,只要提起陈淑芳,就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1990年,胡亚云和丈夫从几头猪起步,在陈淑芳的长期指导和无私帮扶下,逐渐发展为养猪大户,走上了致富路。但天有不测风云,十几年前,胡亚云的丈夫在猪场扩建中不幸触电身亡,突如其来的变故瞬间击垮了这位柔弱的农村妇女。陈淑芳得知后,赶到养猪场,坚定地对胡亚云她说:“你一定要挺住,要坚强,我会和你一起面对这一切。”在胡亚云丈夫去世的那一年,陈淑芳几乎每天都要去她的养猪场,帮助打理养猪事务,进行心理疏导。胡亚云振作后,陈淑芳每逢周末,依然会到胡亚云的养猪场指导帮扶,一直持续了几十年。2022年末,胡亚云的养殖场已有8000多头猪、10000多羽鹅,近年来也开始带动其他养殖户致富。
  类似的帮扶故事还有很多,象山的400多个养殖大户,陈淑芳每一个都认识,她对待农民群众像对待父母和兄妹,时刻把他们放到心头,持之以恒给予技术指导,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只要有求助电话,她必定帮助解决问题。
  “帮助农民致富是我的责任和使命。”这是陈淑芳时常讲的一句话。多年的畜禽养殖帮扶,让陈淑芳深刻的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她也慢慢开始组建团队,这样不仅能多方筹集资金,还能将养殖技术倾囊相授,输血造血双管齐下。她组建“残疾人种养殖联盟”,建立“白鹅扶贫基地”,成立甬盟科技服务站,依托团队的力量,帮助更多人走上致富之路,这几个团队帮助了上百个残障及困难家庭,使他们的年收入从千元增加到每户20余万元。
  2018年,陈淑芳的目光关切起吉林延边的象山白鹅养殖业。这是宁波市与延边州扶贫协作援建的产业项目之一,项目首批落地龙井市老头沟镇。陈淑芳第一次到延边是利用年休假自费去的,护送着宁波免费提供的鹅苗到达延边龙井。后来她和她的团队往返两地数百次,全程技术跟踪、指导,为象山白鹅扎根延边保驾护航。从2018年首批的几百只大白鹅试养殖,到如今的遍地开花的规模化养殖,延边龙井通过标准化白鹅养殖基地让上千个家庭增收,过上美好生活。
  2020年,在接受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时,陈淑芳结识了四川宜宾市屏山县扶贫干部王金良,两人交流后陈淑芳认为屏山的环境很适合探索立体循环农业,发展林下养鹅模式。2021年1月,在陈淑芳的牵头推动下,首批苗鹅“西飞”到屏山县,实现了亩均增收5000元。2021年8月,象山白鹅养殖在凉山州西昌市建立示范点。拒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底,象山白鹅在吉林、四川、海南等18个省建立了多个白鹅养殖外延基地,带动3000多户农户致富。在北京举行的2022年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上,第三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获奖案例名单对外公布,象山有两个案例脱颖而出,成功入选。而这两个案例,都与陈淑芳和她的团队密切相关。
 
 
  勇攀高峰科技助农
  陈淑芳在学生时期在笔记本上写过这么一句话:永攀世界兽医高峰!为了这句话,中专毕业的她在2009年决定考博。这时,她已经通过自学,拿到了南京农业大学的畜牧学学士和兽医学硕士学位。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陈淑芳越来越感觉到“本领恐慌”。同时,面对环保、发展等一系列新要求,如何提高养殖业综合效益,也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紧紧结合起来。为了攻克她薄弱的英语,她常常学到凌晨两点,最终成功考取博士。求学期间,她抓住一切机会向教授、院士拜师学艺,天天看书到深夜,毕业论文答辩时,被评价为“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农业科技人员 ”。
  学成归来的陈淑芳,视野更广了,思考更深了,看问题更准了,更有能力帮助农户改变传统粗放的养殖模式,一步步走上现代化农业之路。她积极创新探索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在畜禽发酵床养殖技术、反季节繁殖技术、水禽岸养模式、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海水养鹅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在畜禽疫病防治技术方面,先后在猪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病、雏鹅早期的痛风研究等多个研究上取得进展并推广。她撰写了200多篇专业论文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荣获全国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全国十佳兽医等10余项国家级荣誉。
  2022年,调到宁波市农科院仅仅一年时间,她就组建了畜禽生命科学实验室,开展相关科学研究。为了让研究更好地服务养殖户,她有意识地锻炼培养农科院的团队成员,带着2名博士和2名硕士长期驻点在象山的养鹅场。如何给鹅看病、打针、吃药……陈淑芳手把手的给予示范指导。“畜禽研究要熟悉家禽养殖的方方面面,如果不会治疗白鹅拉肚子,养殖户就不会信任你。”陈淑芳经常提醒她团队的成员,要重视养殖户的实际问题。
  带“货”上会积极建言
  今年3月,在北京参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时,陈淑芳仍不忘为宁波特色优势农产品“代言”。3月5日大会开幕时,她把象山红美人带到了人民大会堂。3月8日上午浙江代表团讨论发言时,她又大力推荐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象山白鹅”。宁波“一红一白”两大“致富宝”,获得全国关注。在启程之前,她特意去了一趟盛产“红美人”的象山县定塘镇,精心挑选了红美人、甘平等优质柑橘品种,把象山致富果带到“两会”会场,向全国推介。
  “乡村振兴要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陈淑芳最关注的是乡村共同富裕,经过充分调研,她提交了《关于创新保险服务方式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的建议》和《关于加强畜禽养殖场综合减臭建议》,积极为农“代言”。
  陈淑芳发现,当前服务“三农”领域的保险存在风险保障不全面、功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对此,她建议创新保险服务方式,推动农业保险由保产量保价格向保品质保价值扩展。
  陈淑芳长期服务于畜禽养殖一线,针对部分养殖场治污减臭意识不强、资源化利用特别是初级有机肥施用技术规范还存在空白等养殖难题,她建议制定国家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统一标准,科学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禽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长效机制,鼓励各方加强养殖场减臭技术、设备的研发应用,推广农牧排污循环利用和综合减臭技术,提升环境治理效益。

  陈淑芳说,希望科研人员的工作,可以帮助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用科技赋能,带动农业发展。 

 

编辑|成鑫

来源|浙江人大网


2023-10-10

最近报道

RELEVANT
  • 公民导刊杂志社记者证申请的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2019年全国统一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国新出发〔2019〕39号)精神,我单位已对申领新闻记者证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现将我单位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进行公示。拟领取新
  • 全国人大代表赵亮:打造一流电力营商环境 助力“十项行动”
    今年6月,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的电力营商环境,由天津国网电力公司打造全国首家政企合作的电力“双碳中心”建成启用,集天津碳达峰碳中和运营服务中心、能源大数据中心、电力营商环境运营服务中心等十大板块于一体,搭
  • 牵引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记全国人大代表刘庆
    走进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只见大厅电子屏上的两行大字引人注目——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上下求索,践行梦想。还有一段来自中科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的寄语:“江苏省
  • 守护万家灯火 书写为民情怀
    王伟是长春市人大代表、公主岭市怀德镇供电所所长,也是公主岭市携手同行爱心联盟志愿者团队的创始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立足本职岗位为民代言,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服务乡村振兴,当好电力
  • 让爱点亮每个孩子的出彩人生——记省人大代表王煜
    “我一直在给学生写信,这些年坚持下来,大概已有上百万字了。”省人大代表、通化一中党委书记王煜翻看着书信记录感慨万千。从教二十余年,从每天给学生写交心本的“知心姐姐”到如今仍坚持给学生写信的“校长妈妈”
  • 3D停车楼让私家车有了“家”
    老旧小区停车太难了——这几乎是所有家住老旧小区居民的头等心病。去年6月,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黄家码头社区工农支路传来好消息,让居民闹心8年的“因缺少停车场导致乱停车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交通安全”问题,得到
  • “母亲水窖”找到供水点
    “各位代表,潘队长,我觉得我们组的泥结石路该维护一下,坑坑洼洼的,下雨天路不好走得很。”“几个山坪塘漏水有点严重,是该维修了,不然明年庄稼用水有点儿恼火。”“没得水吃才是大问题,你们去看嘛,原来修的‘
  • 32年保持满腔热忱
    光阴荏苒,岁月如箭,1992年至今,我已连续担任沙坪坝区人大代表32年了。前些天,有朋友好奇地问我,“你是怎样在30多年,始终保持满腔热忱的?”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要对得起近万张选票上画的圈圈。”
  • 10年坚持公心为民
    自2011年1月当选开州区人大代表至今,我已连任三届区人大代表。10多年来,我一次不落地参加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活动,在每次区人代会上提交的建议不少于3件。如何当好选民代言人,我有三点体会:人大代表
  • 全国人大代表宋兆普:大医精诚
    宋兆普正在看患者的CT片子,了解患者病情。宋兆普(左一)为患者把脉。宋兆普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院长“爷爷,爷爷……”在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儿童康复病区,有一群因为脑瘫而无法正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