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省人大代表梁思桥:深入一线听民声 为民担当献良策 正文
广东省

省人大代表梁思桥:深入一线听民声 为民担当献良策

省人大代表梁思桥与一线餐饮员工交流,掌握第一手情况。图/记者李忠

 

  五年,是一届人大代表履职的时间刻度。连任的广东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湛江市饮食服务业商会、湛江市烹饪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御唐府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思桥深有感触地说:“当代表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怎样才能为人民代言,不辜负人民的期望,真正履行好代表职责,做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这些年过去了,通过多方位的学习,我的责任意识、工作方法、调研能力、建言献策水平都得到提高,履行代表职责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增强。”担任省十三届人大代表的5年,梁思桥始终坚持积极为民发声,全力拥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累计发言22次,其中在湛江代表团的发言有6次。

  向深远海“进军”打造“蓝色粮仓”

  “我市具有发展以深水网箱为代表的‘深蓝渔业’的天然优势。”说起他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湛江海洋牧场建设金融支持力度的建议”,梁思桥开门见山地说,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是可以促进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持续拉动渔民就业,促进乡村振兴;三是将海洋牧场打造成我国的“蓝色粮仓”,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让建议更接地气更精准有效,他频频前往草潭、江洪、乌石等深水网箱养殖基地,与企业家们进行探讨交流,掌握了深海网箱的第一手资料。“以金鲳鱼为例,畅销全国,撬动了我们整个产业链,鼓舞了我们大力发展深海网箱的信心。”梁思桥以对行业的极度投入和钻研精神,不仅对各种数据熟稔于心,更是找到了制约产业链发展的最弱环节——抗风险的能力。

  因为深水网箱的投入特别大,单纯靠地方、企业的力量不足以支撑,梁思桥常常顶着烈日四处走访,然后静下心来总结,最后他提出了“设立海洋产业引导基金”“建立全省海洋经济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将海洋牧场保险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等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的三大建议,强化金融对海洋牧场建设发展的保障作用,助推湛江海洋牧场加快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海洋经济。

  聚焦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

  每一个建议,都如手术刀一般精准,这也是一位老代表的“自我修养”。

  “你们吃过海水稻吗?感觉味道怎么样?”梁思桥时刻关注大家的“吃饭问题”,“湛江作为一个海滨城市,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在遂溪虎头坡的海边滩涂里,生长着一种极富营养价值的珍稀海水稻,杆比人高,不畏海水浸泡、不惧海浪扑倒、不长虫不生病。如何让这个海割稻推广发扬出去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献上良计,成了我的责任与使命。”因此,他在2018年初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建立广东野生海水稻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研发中心的建议”,得到了热烈的响应。在大会期间,通过小组发言、接受媒体采访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多次呼吁并得到了省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18年,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专门设立的海水稻种质资源原生环境保护建设的项目顺利落地。梁思桥与广东海洋大学专家教授多次前往基地调研,同时与被称为“海水稻之父”的陈日胜教授保持积极互动。目前,海水稻的研究从湛江走向全国,从试验阶段走向了产业化阶段,全国海水稻的种植面积从最初的6万亩扩大到了今年的100多万亩。

  “新的问题来了。海水稻的新饭碗如何端好?我们要聚焦于海水稻的种植加工销售整个链条,以全局思路来谋划海水稻的深加工产业。”在此基础上,梁思桥主动联络海大团队,综合利用各方面的力量解决销路的问题,以良好的市场反响刺激海水稻种植面积的增加和产业发展。

  一个小辣椒衍生的农业问题,又引起了梁思桥的关注。“2020年的时候,粤西地区的辣椒价格疯涨,对于使用辣椒的饮食厂家面临成本突增的问题。到了2021年,由于种植面积激增,辣椒价格跌落,到了2022年几乎是田间地头随你摘。价高伤企,价低伤农。”看到此类情况,梁思桥非常揪心,对农产品市场进行了大量调研,得出了问题的根源是农产品供需周期矛盾造成“蒜你狠”等现象。随后,他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面对面交流,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并通过各种渠道反映问题呼吁政府部门重视农产品供需周期矛盾,为打破农业发展瓶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梁思桥建议,农业部门要进一步提升和完善“12221”市场体系,建立更为有效的农产品监测预警体系,强化政府指导作用,健全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要把产业发展落实到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致富上来,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早日实现农业强国作出广东贡献。”他如是说。

  “不调查研究明白就不表态发声,对发现的问题不问出结果就不轻言放弃,对提出的建议不抓好追踪落实就不善罢甘休。”这是梁思桥在履职中得出的最大感悟。梁思桥就是怀着这种态度和坚持来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往后,我将继续充分听取民声、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提意见和建议,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记者|彭晓晖

通讯员|谢婷婷

编辑|成鑫

来源|湛江日报

 


2023-10-08

最近报道

RELEVANT
  • 公民导刊杂志社记者证申请的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2019年全国统一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国新出发〔2019〕39号)精神,我单位已对申领新闻记者证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现将我单位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进行公示。拟领取新
  • 全国人大代表赵亮:打造一流电力营商环境 助力“十项行动”
    今年6月,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的电力营商环境,由天津国网电力公司打造全国首家政企合作的电力“双碳中心”建成启用,集天津碳达峰碳中和运营服务中心、能源大数据中心、电力营商环境运营服务中心等十大板块于一体,搭
  • 牵引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记全国人大代表刘庆
    走进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只见大厅电子屏上的两行大字引人注目——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上下求索,践行梦想。还有一段来自中科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的寄语:“江苏省
  • 守护万家灯火 书写为民情怀
    王伟是长春市人大代表、公主岭市怀德镇供电所所长,也是公主岭市携手同行爱心联盟志愿者团队的创始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立足本职岗位为民代言,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服务乡村振兴,当好电力
  • 让爱点亮每个孩子的出彩人生——记省人大代表王煜
    “我一直在给学生写信,这些年坚持下来,大概已有上百万字了。”省人大代表、通化一中党委书记王煜翻看着书信记录感慨万千。从教二十余年,从每天给学生写交心本的“知心姐姐”到如今仍坚持给学生写信的“校长妈妈”
  • 3D停车楼让私家车有了“家”
    老旧小区停车太难了——这几乎是所有家住老旧小区居民的头等心病。去年6月,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黄家码头社区工农支路传来好消息,让居民闹心8年的“因缺少停车场导致乱停车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交通安全”问题,得到
  • “母亲水窖”找到供水点
    “各位代表,潘队长,我觉得我们组的泥结石路该维护一下,坑坑洼洼的,下雨天路不好走得很。”“几个山坪塘漏水有点严重,是该维修了,不然明年庄稼用水有点儿恼火。”“没得水吃才是大问题,你们去看嘛,原来修的‘
  • 32年保持满腔热忱
    光阴荏苒,岁月如箭,1992年至今,我已连续担任沙坪坝区人大代表32年了。前些天,有朋友好奇地问我,“你是怎样在30多年,始终保持满腔热忱的?”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要对得起近万张选票上画的圈圈。”
  • 10年坚持公心为民
    自2011年1月当选开州区人大代表至今,我已连任三届区人大代表。10多年来,我一次不落地参加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活动,在每次区人代会上提交的建议不少于3件。如何当好选民代言人,我有三点体会:人大代表
  • 全国人大代表宋兆普:大医精诚
    宋兆普正在看患者的CT片子,了解患者病情。宋兆普(左一)为患者把脉。宋兆普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院长“爷爷,爷爷……”在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儿童康复病区,有一群因为脑瘫而无法正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