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全国人大代表姚路路:用青春浇灌乡野沃土 正文
江苏省

全国人大代表姚路路:用青春浇灌乡野沃土

姚路路在深圳乡贤协会成立会议上,分享个人创业故事。
 
姚路路(右)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专家进行畜禽废水的采样化验,开展产学研合作。
 
姚路路(右)和村民一起采摘红菱角。
 
  姚路路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渔樵合作社理事长
  1984年出生的姚路路,是江苏省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渔樵合作社理事长。2007年,23岁的姚路路选择返乡创业。16年来,她用青春浇灌家乡的沃土。她自豪地说:“选择回农村创业,缘于我对家乡的热爱。在党的助农富农政策支持下,乡村大有可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用新思维、新技术去发展新农业、建设新农村。”
  种养结合,走新型创业路
  2007年,姚路路创办了一家小型生猪养殖场。面对创业过程中的种种挫折,她没有退缩,而是俯下身来一点点钻研,勤学善思的她也从门外汉成长为生猪养殖方面的行家里手。
  养殖场一年出栏生猪最多时有近万头,为周边群众提供了30余个就业岗位。在养殖场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姚路路:养殖场的粪污没有合适的处理方式,时间久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姚路路对养殖场的排污收储系统进行改造,实现了干湿分离和雨污分离的目标。
  通过深入思考,姚路路意识到,现代养殖业产生的粪肥之所以成为污染环境的元凶之一,根本原因在于种养脱节。顺着这个思路,她在脑海里逐渐形成了走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生态发展之路的想法。
  2017年,姚路路流转300多亩土地,成立渔樵种植养殖合作社。她的理念是:种养紧密结合,开创绿色低碳循环生态新型农业产业模式。她勇于尝试,开拓创新,采用自制浮床将水芹、空心菜等蔬菜直接种在水面上,将无害化处理后的畜禽沼液作为营养液,通过科学配比输送到种植塘中,供植物的根系吸收。由于植物的营养全部来源于水体,极大提升了单亩土地的粪肥消纳量,同时提升了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在水面种菜的同时,水下还可套养黄鳝、甲鱼等耐低氧的鱼类,实现单亩土地效益的最大化。一套新型的“畜禽—菜—鱼”绿色循环立体种养模式就此形成。
  “渔樵模式”助推产业振兴
  2018年9月,央视《科技苑》栏目对“渔樵模式”进行了专题报道,节目播出后在行业内引发较大反响,全国各地到渔樵合作社交流学习的客商络绎不绝。姚路路认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有着很大市场,于是,她决定在养殖行业内全力推广“渔樵模式”。为此,她专门注册公司,申请产品和技术专利,注册商标,组建营销团队,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渠道推广“渔樵模式”。目前,渔樵合作社自建12处种植基地为养殖企业配套消纳粪污,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与全国各地养殖企业合作建立模式推广点130处,推广面积1万多亩,每年可解决200万头育肥猪的粪污处理难题。
  姚路路还主动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建立技术团队。目前,在姚路路带领下,团队在畜禽沼液资源化利用领域发表专业论文3篇,获得技术专利2项。
  “养殖产生的污水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变成营养液给水芹、芡实、红菱、莲藕提供丰富的营养,而这些作物又能净化水源,给水产品养殖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以畜禽养殖为源头,配套形成水面种菜,水下养鱼,空中挂果的绿色低碳生态循环立体种养模式,这才是现代农业该有的形态。”姚路路说。
  实践证明,她的选择是正确的。
  创业十余载,姚路路的梦想已经初步达成:渔樵合作社被列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推出多套生态循环的农业新型模式;“畜禽—菜—鱼”模式获江苏省农业创业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农业创业创新大赛优胜奖;渔樵生态园被列为“国家级生态农场”“江苏省乡土人才创业创新基地”“中科院江苏植物研究所畜禽粪肥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
  合作社成立至今,姚路路先后被评为宿迁市创业带头人、宿迁市脱贫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江苏省乡村振兴“头雁”项目带头人等。展望未来,姚路路又有了新的规划。她说:“我将坚定不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走绿色低碳生态循环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将农业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国计民生的时代主题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开拓创新发展模式,力争在3到5年内打造独特的‘渔樵生态黑猪产销模式’,为宿迁农业产业振兴贡献力量。”
  为民履职,是荣耀更是责任
  今年1月,姚路路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对我而言,这既是荣耀更是责任。我将积极建言献策,履职尽责,不负人民重托,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姚路路说。
  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基层代表,姚路路一直关注“三农”问题。今年全国两会上,围绕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她提交了3份建议,涉及乡土人才的“引、培、用、留”机制建立,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等。
  在人大代表履职过程中,姚路路通过多次参加检察机关组织的活动逐渐对检察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5月19日,宿迁市检察院举行“合规共建·‘益企’同行”检察开放日活动,姚路路受邀参加。在参观江苏省首家企业合规“保健”中心后,姚路路跟着检察官一起来到市区某涉案企业,实地考察了解该企业合规建设情况以及生产经营状况。
  谈到对检察工作的建议,姚路路认为,推进企业合规是依法规范经营,营造优质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她表示,作为民营企业家,将继续致力于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服务乡村振兴。“我希望检察机关能够主动融入和服务保障乡村振兴工作大局,在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上绘就更多‘检察蓝’。我也将积极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收集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为检察机关以能动履职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线索、建言献策。”
 
编辑|成鑫
来源|检察日报

2023-10-07

最近报道

RELEVANT
  • 公民导刊杂志社记者证申请的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2019年全国统一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国新出发〔2019〕39号)精神,我单位已对申领新闻记者证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现将我单位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进行公示。拟领取新
  • 全国人大代表赵亮:打造一流电力营商环境 助力“十项行动”
    今年6月,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的电力营商环境,由天津国网电力公司打造全国首家政企合作的电力“双碳中心”建成启用,集天津碳达峰碳中和运营服务中心、能源大数据中心、电力营商环境运营服务中心等十大板块于一体,搭
  • 牵引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记全国人大代表刘庆
    走进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只见大厅电子屏上的两行大字引人注目——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上下求索,践行梦想。还有一段来自中科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的寄语:“江苏省
  • 守护万家灯火 书写为民情怀
    王伟是长春市人大代表、公主岭市怀德镇供电所所长,也是公主岭市携手同行爱心联盟志愿者团队的创始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立足本职岗位为民代言,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服务乡村振兴,当好电力
  • 让爱点亮每个孩子的出彩人生——记省人大代表王煜
    “我一直在给学生写信,这些年坚持下来,大概已有上百万字了。”省人大代表、通化一中党委书记王煜翻看着书信记录感慨万千。从教二十余年,从每天给学生写交心本的“知心姐姐”到如今仍坚持给学生写信的“校长妈妈”
  • 3D停车楼让私家车有了“家”
    老旧小区停车太难了——这几乎是所有家住老旧小区居民的头等心病。去年6月,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黄家码头社区工农支路传来好消息,让居民闹心8年的“因缺少停车场导致乱停车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交通安全”问题,得到
  • “母亲水窖”找到供水点
    “各位代表,潘队长,我觉得我们组的泥结石路该维护一下,坑坑洼洼的,下雨天路不好走得很。”“几个山坪塘漏水有点严重,是该维修了,不然明年庄稼用水有点儿恼火。”“没得水吃才是大问题,你们去看嘛,原来修的‘
  • 32年保持满腔热忱
    光阴荏苒,岁月如箭,1992年至今,我已连续担任沙坪坝区人大代表32年了。前些天,有朋友好奇地问我,“你是怎样在30多年,始终保持满腔热忱的?”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要对得起近万张选票上画的圈圈。”
  • 10年坚持公心为民
    自2011年1月当选开州区人大代表至今,我已连任三届区人大代表。10多年来,我一次不落地参加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活动,在每次区人代会上提交的建议不少于3件。如何当好选民代言人,我有三点体会:人大代表
  • 全国人大代表宋兆普:大医精诚
    宋兆普正在看患者的CT片子,了解患者病情。宋兆普(左一)为患者把脉。宋兆普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院长“爷爷,爷爷……”在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儿童康复病区,有一群因为脑瘫而无法正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