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只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记省人大代表刘卉 正文
江苏省

只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记省人大代表刘卉

  这个人用33年时光精心在做一件事。他叫刘卉,江苏省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淮安市洪泽区刘卉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30多年来,他积极运用科技知识发展食用菌生产,传播推广食用菌种植技术,帮助乡邻共同走上富裕路。

  黄土地长出“金伞伞”

  “我是农民的儿子,在生我养我的地方,一样能够干出一番事业。”1990年职中毕业后,20岁的刘卉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留在城里打拼,而是回到了农村,在黄土地里觅生机,对此,刘卉自信满满。

 

 

  回乡后他也想种庄稼搞花卉,可有一天,一张报纸上刊登的食用菌消息吸引了刘卉的目光。得知食用菌产品市场前景好,是一类有营养的绿色食品,且食用菌栽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是一个能致富的好项目。

  心动就要行动。有了方向和动力,刘卉在自家的一亩半耕地上风风火火地搞起了食用菌特色种植试验。创业难难不过资金关,他向亲友借、向银行贷,东拼西凑总算筹到5000多元启动资金;不懂技术,他就虚心向身边食用菌种植能手学习,他订阅了《农业科技报》《中国食用菌》《食用菌》等相关刊物,如饥似渴地学习钻研,还多次到区科技、农业等部门请教专家。直到出售了1000多公斤平菇,净赚了2000多元,他的心里乐开了花。

  创业的“第一桶金”,既代表了汗水,也坚定了信心。扩大,报捷;再扩大,再捷。几年下来,刘卉逐渐成长为食用菌种植好手,产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品种逐步增加。到了2008年,蘑菇栽培面积达200万平方米,产值1000万元。为了满足不同层面消费者的选择,刘卉与江苏省农科院、南农大、淮安市农科院等开展常年合作,寻求科技支持,添置了先进机械设备,品种也不再单一,新增了香菇、灵芝、鸡腿菇等40多个新品种,深受市场青睐。

  为推动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2015年,刘卉与合作社成员投资近千万元,创建了洪泽区劳模农庄。农庄集观光采摘、农业休闲旅游、产品展示、农业科普宣传等于一体,以绿色循环生态为底色,栽有果树6000余棵,果树下养殖家禽,走上了“立体、循环、生态、绿色”发展路子,成为农旅结合型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基地。

  省劳模常思“共富路”

  刘卉的事迹赢得了阵阵掌声,他被评为全国劳模。“我一定要将食用菌种植技术推广的工作做好,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刘卉表示。

  每年举办5~6期培训班,手把手向村民们讲解种植技术;带领种植户前往多类全国性展会观摩,了解最新的种植技术和机械设备;带头开展农村科普活动,在乡村集市上宣传解答;受淮安市总工会邀请,向全市农民线上授课……

  刘卉洞悉国内外高效农业呈产业化经营态势,他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组织——刘卉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并依托合作社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从2008年建社至今,合作社已拥有土地300余亩,核心社员260余人,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

  刘卉先后共创建6个大型食用菌栽培、培训与示范基地,横跨三个乡镇带动200多户农民栽培食用菌,过上了富足生活。2021年,刘卉创办的工作室又被认定为“省级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工作室设施齐全,每年定期举办培训,并常年坚持带领专家科研人员到田头地头、进村入户,开展农业科技普及与指导,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工作室每年都培养15名以上科技人员,研发推广多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无偿帮扶贫困户,提供菌种、果树苗及生产资料,广受赞誉。今年,这个工作室又获得了“江苏省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殊荣。

  当代表谱出“亲情曲”

  刘卉赢得了百姓爱戴与尊重,他被选为人大代表。“我是人大代表,来自群众、代表群众,为父老乡亲做事代言是我的天职所在”。多年来,刘卉资助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资助多名困境学子圆了大学梦,让他们用知识改变命运。

  岔河镇施军因为家庭贫困面临辍学,刘卉得知后主动向他提供帮助,资助他从高中到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全部费用。如今,当年的穷学生现已成为深圳华为集团的员工。

  工作之余,刘卉经常来到困难群众家中与他们促膝交谈。他详细了解他们的致贫原因,自掏腰包送上慰问品,先后帮助近30多名贫困户靠栽培食用菌摆脱困境。岔河镇祝宁兵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他父亲带他来到刘卉的食用菌种植基地,经过刘卉手把手一对一传授技术后,祝宁兵靠种植食用菌已发展成为年栽培50吨的食用菌大户,每年纯收入20万元。

  “刘卉是咱家的大恩人,要不是他鼎力相助,我这个家早垮了。”淮安市洪泽区东双沟镇严渡村村民周士军提到刘卉赞不绝口。45岁的周士军待业在家,老父亲长年卧床,妻子患病,两个子女面临辍学。在全家人一筹莫展之际,是刘卉帮助这个家庭渡过了难关,不仅资助周士军子女上学,还传授食用菌栽培技术。如今,周士军在他无偿提供菌种和原辅材料的帮助下,自己承包了2000平方米大棚,栽培食用菌,年收入5万元以上。

  疫情期间,刘卉筹措200余箱医用外科口罩,送往城区资较为紧缺的3个疫情管控点和村居卡口。刘卉和爱人连续数日为3个疫情管控点和村居卡口工作人员炖鸡汤、煮鸡蛋,给寒冬中的联防联控干部群众送去温暖。刘卉用真心真情真意担负起人大代表的社会责任。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刘卉积极参加各级人大组织的视察、调研等活动。在入户走访中他认真倾听群众诉求,了解群众需求,帮助解决村民的愁心事、烦心事;他结合收集到的社情民意及具体实际,多次提出建议意见,并请求镇区人大机关督促办理,促进民生民惠。2018年省人代会期间,刘卉联合其他9名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强洪泽湖流域生态保护”的议案,被省人大常委会列为2018年一号议案得到重点督办。

 

作者|郭康 周欣然

编辑|成鑫

来源|人民与权力杂志


2023-09-26

最近报道

RELEVANT
  • 公民导刊杂志社记者证申请的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2019年全国统一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国新出发〔2019〕39号)精神,我单位已对申领新闻记者证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现将我单位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进行公示。拟领取新
  • 全国人大代表赵亮:打造一流电力营商环境 助力“十项行动”
    今年6月,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的电力营商环境,由天津国网电力公司打造全国首家政企合作的电力“双碳中心”建成启用,集天津碳达峰碳中和运营服务中心、能源大数据中心、电力营商环境运营服务中心等十大板块于一体,搭
  • 牵引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记全国人大代表刘庆
    走进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只见大厅电子屏上的两行大字引人注目——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上下求索,践行梦想。还有一段来自中科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的寄语:“江苏省
  • 守护万家灯火 书写为民情怀
    王伟是长春市人大代表、公主岭市怀德镇供电所所长,也是公主岭市携手同行爱心联盟志愿者团队的创始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立足本职岗位为民代言,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服务乡村振兴,当好电力
  • 让爱点亮每个孩子的出彩人生——记省人大代表王煜
    “我一直在给学生写信,这些年坚持下来,大概已有上百万字了。”省人大代表、通化一中党委书记王煜翻看着书信记录感慨万千。从教二十余年,从每天给学生写交心本的“知心姐姐”到如今仍坚持给学生写信的“校长妈妈”
  • 3D停车楼让私家车有了“家”
    老旧小区停车太难了——这几乎是所有家住老旧小区居民的头等心病。去年6月,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黄家码头社区工农支路传来好消息,让居民闹心8年的“因缺少停车场导致乱停车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交通安全”问题,得到
  • “母亲水窖”找到供水点
    “各位代表,潘队长,我觉得我们组的泥结石路该维护一下,坑坑洼洼的,下雨天路不好走得很。”“几个山坪塘漏水有点严重,是该维修了,不然明年庄稼用水有点儿恼火。”“没得水吃才是大问题,你们去看嘛,原来修的‘
  • 32年保持满腔热忱
    光阴荏苒,岁月如箭,1992年至今,我已连续担任沙坪坝区人大代表32年了。前些天,有朋友好奇地问我,“你是怎样在30多年,始终保持满腔热忱的?”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要对得起近万张选票上画的圈圈。”
  • 10年坚持公心为民
    自2011年1月当选开州区人大代表至今,我已连任三届区人大代表。10多年来,我一次不落地参加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活动,在每次区人代会上提交的建议不少于3件。如何当好选民代言人,我有三点体会:人大代表
  • 全国人大代表宋兆普:大医精诚
    宋兆普正在看患者的CT片子,了解患者病情。宋兆普(左一)为患者把脉。宋兆普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院长“爷爷,爷爷……”在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儿童康复病区,有一群因为脑瘫而无法正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