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超300万元 这份“报表”群众满意 正文
重庆市铜梁区

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超300万元 这份“报表”群众满意

立秋后的三伏天,铜梁区人大代表、水口镇人大主席苏元兵开着电瓶车,前往位于汪祠村的蔬菜基地指导秋菜管理。到达基地后,他立马和镇人大代表、汪祠村党支部书记吴久宇一起,查看秋菜的长势和有无病虫危害……

  发展特色产业、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农文旅融合……今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超300万元。

  这是在苏元兵和其他代表们的助力下,水口镇交出的一份让群众满意的“报表”。

  发展蔬菜种植产业

  村集体经济收入百万元

  2022年,由苏元兵牵头,汪祠村利用360亩闲置土地建成水口镇蔬菜基地,并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建成了2个面积为640平方米的智能蔬菜育苗大棚,为集体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后,汪祠村的人大代表和干部群众一道,在基地种植了300亩优质南瓜、60亩藤菜。

  在获得丰收的同时,苏元兵积极拓展渠道,与多家超市和腌菜公司签订供销合同,当年就获得30余万元的销售收入。

  在苏元兵的帮助下,汪祠村引进重庆市厚华蔬菜种苗公司,建蔬菜种苗育苗基地130亩,每年育种苗300余万株。

  苏元兵还将蔬菜基地属于村集体的部分利用起来,建成260亩大豆高粱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片。

  仅仅两年时间,汪祠村集体经济收入就达100万元,跃居全镇前列。

  优质水稻喜获丰收

  群众增收40万元

  2022年年底,苏元兵争取到区财政资金332万元,在天寨村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700亩,配套建设水肥一体化滴灌灌溉系统。

  “高标准农田改造后存在什么问题?”“今后你家的粮食生产有无保证?”为保障高标准农田提质增效,确保农户稳定增收,苏元兵积极走访受改农户。

  “改造后的农田全部缺水。”“松软的田坎在暴雨中容易垮塌。”“土壤营养层部分破坏造成生产成本增高……”一系列问题浮出水面。

  为确保改造后第一年粮食稳定增产,在苏元兵的建议下,村里以均价每亩500元从群众手中流转土地,采取“科研单位+市、区农机推广部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同推广模式,引进重庆市“优质稻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示范与推广”重大项目;就近聘请农民负责管护,平均每天给予100元务工补助。

  如今,该优质水稻喜获丰收,每亩产量高达1292斤,总收入达96万元,群众租赁土地和务工增收40万元,实现了村集体和群众“双赢”。

  通过苏元兵的不懈努力,土地不仅得到了有效利用,还为今后全镇推广土地“集约化”经营提供了宝贵经验。

  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

  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

  苏元兵认为,农文旅深度融合是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农村集体经济共同发展的关键。

  于是,他不停奔波在青山绿水间,与其他人大代表一道,助力建成特色产业基地6个、发展果蔬4000亩;利用2座闲置水库460亩,每年放养清水鱼20余万尾。去年,全镇村级集体经济累计收入已突破400万元。

  苏元兵还深入挖掘民俗文化,联系区内外多家旅游公司协作,常态化开展“童趣玩耍、野地露营、农家美食、农耕体验”等多种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异军突起,带动了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以种植养殖业为主的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增至58个,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每年农户入股分红80万余元,困难群众就近务工增收50万余元。

  近两年,外地到镇游客已达8万余人次,实现农家乐经营、农产品销售、民俗文化演出等旅游综合收入320万元。

 

通讯员|苏其善

编辑|成鑫


2023-09-26

最近报道

RELEVANT
  • 公民导刊杂志社记者证申请的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2019年全国统一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国新出发〔2019〕39号)精神,我单位已对申领新闻记者证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现将我单位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进行公示。拟领取新
  • 全国人大代表赵亮:打造一流电力营商环境 助力“十项行动”
    今年6月,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的电力营商环境,由天津国网电力公司打造全国首家政企合作的电力“双碳中心”建成启用,集天津碳达峰碳中和运营服务中心、能源大数据中心、电力营商环境运营服务中心等十大板块于一体,搭
  • 牵引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记全国人大代表刘庆
    走进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只见大厅电子屏上的两行大字引人注目——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上下求索,践行梦想。还有一段来自中科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的寄语:“江苏省
  • 守护万家灯火 书写为民情怀
    王伟是长春市人大代表、公主岭市怀德镇供电所所长,也是公主岭市携手同行爱心联盟志愿者团队的创始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立足本职岗位为民代言,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服务乡村振兴,当好电力
  • 让爱点亮每个孩子的出彩人生——记省人大代表王煜
    “我一直在给学生写信,这些年坚持下来,大概已有上百万字了。”省人大代表、通化一中党委书记王煜翻看着书信记录感慨万千。从教二十余年,从每天给学生写交心本的“知心姐姐”到如今仍坚持给学生写信的“校长妈妈”
  • 3D停车楼让私家车有了“家”
    老旧小区停车太难了——这几乎是所有家住老旧小区居民的头等心病。去年6月,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黄家码头社区工农支路传来好消息,让居民闹心8年的“因缺少停车场导致乱停车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交通安全”问题,得到
  • “母亲水窖”找到供水点
    “各位代表,潘队长,我觉得我们组的泥结石路该维护一下,坑坑洼洼的,下雨天路不好走得很。”“几个山坪塘漏水有点严重,是该维修了,不然明年庄稼用水有点儿恼火。”“没得水吃才是大问题,你们去看嘛,原来修的‘
  • 32年保持满腔热忱
    光阴荏苒,岁月如箭,1992年至今,我已连续担任沙坪坝区人大代表32年了。前些天,有朋友好奇地问我,“你是怎样在30多年,始终保持满腔热忱的?”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要对得起近万张选票上画的圈圈。”
  • 10年坚持公心为民
    自2011年1月当选开州区人大代表至今,我已连任三届区人大代表。10多年来,我一次不落地参加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活动,在每次区人代会上提交的建议不少于3件。如何当好选民代言人,我有三点体会:人大代表
  • 全国人大代表宋兆普:大医精诚
    宋兆普正在看患者的CT片子,了解患者病情。宋兆普(左一)为患者把脉。宋兆普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院长“爷爷,爷爷……”在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儿童康复病区,有一群因为脑瘫而无法正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