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川区龙凤镇经堂村,设在村党群服务中心的“碧姐话访”人气很高。
由于镇人大代表陈昌碧在村民中有良好的口碑,群众基础较强,“碧姐话访”调解室运行以来,平均每月化解矛盾纠纷10余起。
“她经常和村民拉家常,帮助大家协调解决困难和邻里纠纷矛盾,所以大家亲切地称她为‘碧姐’。”经堂村村民刘开义说。
纠纷调解成功率超95%
近日,一场持续了半个月的施工纠纷,终于在“碧姐”的调解下达成和解。
今年5月,经堂村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开展得如火如荼,提质面积达1300余亩,其中涉及农田边坡平整、田坎破界等施工。
由于施工方未及时将一户农房后方的泥土清运,导致大雨滑坡后,村民刘开印家中的后阳沟淤堵。
当时正处于农忙插秧时节,劳动力紧缺,无法及时帮村民清淤,双方产生矛盾纠纷。
陈昌碧在接待群众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找到双方当事人,详细了解各方诉求,耐心劝说、正向引导。
最终,双方协商一致:由施工方出资金清理淤泥。同时,陈昌碧动员村内壮劳动力4人,用3天时间帮刘开印家恢复了原貌。
陈昌碧说,她在化解矛盾纠纷时也积累了一些心得。比如,调解工作不能“和稀泥”,要讲道理。
她还总结了一套“用心倾听、耐心调解”的调解方法,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村民们的“烦心事”,在她的调解下大多得到有效解决。
“作为人大代表,帮助群众维护和睦的邻里关系,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陈昌碧说。
推动解决问题50余件
“碧姐”除了会帮村民调解纠纷外,还特别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全程跟踪。
对陈昌碧来说,每月定期在“碧姐话访”调解室开展“代表村民零距离”接访活动,是雷打不动的事情。
今年以来,她通过收集社情民意,提出关于婚姻矛盾、就业、环境治理、乡村阅读等方面的代表建议31件。
“比如环境治理的问题,在‘碧姐’的建议和呼吁下,村民们进行自我约束,现在家家户户环境卫生都维持得很好。”经堂村二社社长刘勇说。
今年以来,陈昌碧推动解决水渠清淤、院坝修缮、残疾人就业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0余件,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绘就村民增收图
在助力村民增收方面,陈昌碧也下了一番功夫。
有一次,陈昌碧和村民秦素英聊天时,发现秦素英有编织手工艺品的特长,脑海里便浮现了一个想法。
经过多方了解,结合村里现有资源和实际情况,她建议有能力、有兴趣的妇女,一起着手打造“巧织馆”;通过“镇村结对”的方式,组织群众利用庭院进行手工加工生产,足不出户实现创收。
“自从加入了巧织馆,我不仅可以在家干农活,还能利用空余时间多赚点钱。”秦素英说。
目前,手工编织这一项目已帮助该村20余名妇女居家就业,每人月均增收500元左右。
在陈昌碧的建议下,经堂村还发展庭院经济,以庭院为载体,让家里的半劳力、弱劳力充分发挥价值,把“方寸地”变成了“致富园”,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就是要通过自己的特长,丰富村民的增收渠道,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陈昌碧说。
记者|陈敏
通讯员|谭瑶
编辑|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