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福清“人大代表林”:20年的坚守与传承 正文
福建省

福清“人大代表林”:20年的坚守与传承

  清晨,跟随着每日巡山护林的牛宅村村民走进林间,寂静的山林慢慢地开始有了回响,逐渐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每走上三五步,便有一棵粗壮厚实的大树紧紧扎根于土壤中,其根须顺着地面延伸,形成宽阔的根盘,仿佛一张大网,为大山披上了绿色。

  “眼前能看到的树,都是代表们种下的。”看着这片无比熟悉的土地,一同前往的海口镇牛宅村党支部书记林惠明感慨良多,作为连任四届的福清市人大代表,他亲眼见证了“人大代表林”20年的坚守与传承。

  听民声:解“青山挂白”之忧

  瑞岩山,俗称“弥勒岩”,地处福清市海口镇。在林惠明的记忆里,儿时的瑞岩山山体漂亮完整,每年正月,年少的他便和朋友们跑到山间的弥勒园玩耍。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因村里开山采石,自然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使得原本的翠绿山林变成了山石裸露的“秃子山”,也就是当地人常常挂在嘴边的“青山挂白”。

  “当时,废弃的石坑里堆满了垃圾,臭气熏天,周边见不到几个人影。”在听到群众的反映后,2003年福清市的各级人大代表奔赴现场视察、调研绿化造林工作,并形成高质量的建议,供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参考。

  也就在那时,“代表能否以身作则,给群众带好头,为群众种下一片绿”的想法开始生根发芽。在召开专题会议征求各方意见后,同年3月,各级人大代表联合捐资绿化瑞岩山,自此建成福清市第一片“人大代表林”。

  第一片“人大代表林”建成后,福清市人大常委会本着“永续相传”的理念,开展常态化修复工作,按照“常委会主导、人大代表参与、共建共享绿色生态”的思路,举人大之力、聚代表合力接续捐资种林,推动全域绿化在福清市多点开花。

 

 

  2018年4月,100多名人大代表在福清龙江南岸栽下一片“人大代表林”,带绿了2.2万平方米的龙江南岸;2021年3月,福清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筹集30多万元为塔七公路沿线植树绿化;2022年4月,在福清的福州市人大代表捐资430万元,在瑞岩山后岩接续种植“人大代表林”;2023年,福清市人大代表捐资370多万元在龙云步道种植“人大代表林”,助力东部新城建设……20年间,各级人大代表在福清市人大常委会的带动下,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植绿、护绿,建设美丽家园。

  为民谋:出“适地适树”之策

  起初,人工种植生长迅速的巨尾桉更多是为了及时整治瑞岩山上的乱采乱伐现象。然而,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弥勒岩周边的巨尾桉日益出现无序生长、过度吸水吸肥的问题,严重破坏自然生态。

  为系统修复山体地质地貌景观与生态环境,2022年,福清市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代表实地调研,并召集文旅局、自规局、园林处等部门商讨可行性方案。经多方研究,提出在不改变原有总体景观风貌的前提下,对瑞岩山进行林相改造的建议。先对桉树和乱石进行清除整理,再覆沃土恢复土壤肥力,根据“适地适树”原则,选择树龄较长、抗旱能力较强、生态景观效益显著的榕树、樟树、重阳木为主要树种进行种植。为此,福清市人大常委会发出倡议书,号召对瑞岩山“人大代表林”进行优化提升,得到人大代表的积极响应。

  据统计,截至2023年5月,福清市各级人大代表已累计捐款1233万元,造林逾270亩。

  清磹口、移乱石、覆沃土、引水源、植名木……新一轮的修复远比想象的更加艰难。“山里只有碎石,我们就把红土一点点往上拉;桉树无序生长,我们就一棵接着一棵地砍;桉树破坏了山上的泉眼,我们就从山下接根管子引水上山。”从建言献策到集资造林再到亲力亲为,在福清市人大常委会的组织下,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不仅当好了群众的“代言人”,更是以实际行动成为“两山”理论的践行者,用心、用力、用情擦亮为民服务的底色,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与民督:树“绿色发展”之风

  “捐赠的资金用在了哪里?”“树的长势如何?”“群众有反映新的问题吗?”为了守护这片来之不易的绿色,福清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履行监督职责,跟踪督办“种好,更要管好”的问题,密切关注树木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以实现“人大代表林”后期维护工作的跟踪监督,确保“绿色发展”成果能够落地生根、永续发展。

  “今人种树,后人乘凉。为子孙留一片绿,是我们每位人大代表的光荣与骄傲。这些树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必须呵护好它们,不负绿水青山,也是为子孙后代留下金山银山。”福清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存枫说。

  值得一提的是,“人大代表林”只是福清市人大常委会履行生态文明监督工作的一隅。近年来,福清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探索采取“1+N”工作模式,聚焦森林资源保护这一主题,围绕沿海防护林保护、“青山挂白”专项整治等工作,每年选择1—2个子议题,综合运用视察、调研、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询问、执法检查、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开展“组合式”监督,推动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正视生态问题、加大治理力度,不遗余力推动建设“绿色福清”。

  在福清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推动下,福清市重点实施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绿色通道”“绿色新城”“绿色新农村”“绿色工业区”“绿色军营”“绿色校园”及“青山挂白”治理等造林绿化工程,城乡生态面貌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生态产业进一步提升。

  如今在福清,保护生态环境蔚然成风,玉融大地绿荫绵延,森林覆盖率约从20年前的22%提升至44%,一幅“树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优美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从荒山到茂林的蝶变,正是福清市各级人大代表推动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作者|陈梦凡
编辑|成鑫
来源|《人民政坛》杂志2023年第8期

2023-09-13

最近报道

RELEVANT
  • 省人大代表黄烁丹:“把好人生健康第一关”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预防控制出生缺陷的第三道防线,更是人生健康的第一道关卡。”作为梅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开路人,梅州市妇幼保健院院长黄烁丹一直奋战在出生缺陷防控工作一线;作为省人大代表,黄烁丹更是持
  • 月饼小镇里的代表故事
    与欧明先生约好见面的时间是上午10点,在这个云淡风轻的仲秋时节,我们走进了他工作的地方——合浦县工业园区月饼小镇。小镇里繁忙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工人手中飘香的月饼让人垂涎,这一切更让人感觉到中秋月儿轻
  • 只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记省人大代表刘卉
    这个人用33年时光精心在做一件事。他叫刘卉,江苏省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淮安市洪泽区刘卉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30多年来,他积极运用科技知识发展食用菌生产,传播推广食用菌种植技术,帮助乡邻共同走上
  • 全国人大代表马红丽:统筹推进黄河中游发展示范区建设
    “黄河中游流域多年来依靠农业的格局没有改变,第一产业大而不强、第二产业结构不优、第三产业培育不足,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还有不小差距。我建议国家在政策、项目等方面对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超300万元 这份“报表”群众满意
    立秋后的三伏天,铜梁区人大代表、水口镇人大主席苏元兵开着电瓶车,前往位于汪祠村的蔬菜基地指导秋菜管理。到达基地后,他立马和镇人大代表、汪祠村党支部书记吴久宇一起,查看秋菜的长势和有无病虫危害……发展特
  • 设社区便民服务点 水电气费一站缴纳
    沙坪坝区曾家镇龙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增了一个便民服务点,解决了周边老年群众水、电、气、有线电视等费用缴费难的心结。这个便民服务点的设立,正是源于人大代表的呼吁。“现在缴费好烦哟,要跑好几个地方。”去年
  • 建利益联结机制 村民腰包鼓起来
    轰隆隆、轰隆隆……近日,在武隆区羊角街道庙岭村,一辆黄色生产作业车缓缓驶入牧草种植基地,一位身穿格子衣服的中年男子正和村民们一起收割牧草。这名中年男子就是武隆区人大代表、庙岭村党支部书记龚林。“人大代
  • “迷你”幼儿园开学 11名幼儿就近入园
    前段时间,涪陵区百胜镇丛林片区的一群孩子,背上书包就近在一所全新幼儿园入学。而在这之前,这些孩子的家长还在为入园问题发愁。“村里唯一的幼儿园不办了,我们的娃到哪儿上学?张代表,你得帮我们想想办法。”“
  • “碧姐话访”化解矛盾有妙方
    在合川区龙凤镇经堂村,设在村党群服务中心的“碧姐话访”人气很高。由于镇人大代表陈昌碧在村民中有良好的口碑,群众基础较强,“碧姐话访”调解室运行以来,平均每月化解矛盾纠纷10余起。“她经常和村民拉家常,
  • 代表“接力式”建言 人行便道建好了
    “人行通道修好了,孩子们上学终于不用再横穿立交桥了!”近日,在南岸区长生桥镇,庆隆高尔夫小区的居民激动地奔走相告。据了解,雷家桥立交位于长生桥镇茶花社区,承担了永宁路和内环快速路的交通转换功能。因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