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弥足珍贵。
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少闲置土地长期“晒太阳”,未能有效利用。
对此,巴南区人大代表在今年年初的区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加大对闲置土地利用的建议》。
代表建议满载民意。
巴南区人大常委会打好建议督办“组合拳”,推动承办单位盘活闲置土地,年内建成口袋公园5个、小微停车场23个,预计新增停车位2500余个……
闲置多年
土地渐荒芜让人心疼
“随着巴南区快速发展,城区形成了不少‘零星地’‘边角地’,不仅阻滞城市高质量发展步伐,也影响城市形象。”今年年初,在巴南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区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大对闲置土地利用的建议》。
“有些土地闲置多年,眼睁睁看其变荒芜,十分可惜。”代表建言也是群众心声,引起了各方关注。
“该建议非常具有代表性。”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主任李纲介绍,代表们在深入调研、走访基础上,紧紧围绕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提出建议,承载着百姓的呼声和期盼。
为确保代表建议落地有声,区人大常委会建立了由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领导重点督办,区人大各委室重点跟踪督办机制;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政府副区长分片包干督办,区人大各委室分片包干跟踪督办机制。
全面梳理
为闲置土地找出路
作为该建议的承办单位,巴南区土地储备中心(以下简称“区土储中心”)随即将建议办理工作列入2023年重点工作思路,认真梳理相关信息并形成台账。
“我们运用数字化技术,通过卫星影像辅助技术和现场踏勘等方式,将代表建议中提到的主要涉及李家沱、鱼洞、龙洲湾、花溪等街道的60个地块分为了三类,并提出了分类处置盘活方案。”区土储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方案明确:已盘活利用和正在盘活利用的19宗约261亩土地,其中已用于指标平移的7宗约105亩,已用于建设市政道路或公园的8宗约64亩,正在推进一宗地约12亩土地供应,3宗地约80亩正在加快推进拆迁;已初步明确利用方式、暂未实施的41宗约717.81亩土地,通过建设小微停车场、场地租赁、绿化美化、口袋公园、指标平移等多种方式利用起来,列为盘活利用类全力推进实施;暂未明确利用方式的地块,列为拟盘活利用类,结合实际分类推进、逐年消化。
同时,区土储中心在全区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工作,对“批而未供”“其他未供应的国有土地”以及“零星地”“边角地”等进行全面梳理,对可供未供应的国有土地列入供应计划,对暂时无法供应土地,会同镇街提出临时使用方案。
其间,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五方会商”、分片监督、跟踪监督等方式,使督办机构、人大代表等提前介入建议办理工作,让承办部门既感到了压力也提升了动力。
一宗一策
巧借社会资本力量
近日,位于花溪街道红光新村旁的谊园路变宽敞了,道路两侧随意停放的车辆停进了街旁一块由闲置土地改造的便民临街停车场。
据了解,为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区土储中心对闲置土地逐宗分析,“一宗一策”寻求盘活办法。
针对花溪街道谊园路因老旧小区多,停车位有限,难停车、乱停车的实际情况,区土储中心提出将该片区65亩闲置土地交由花溪街道红光社区,用于修建便民临时停车场。
杂乱的闲置土地变身整洁的临时停车场,让居民停车不再“一位难求”。
这只是巴南区盘活闲置土地的一个缩影。
“零星地”“边角地”数量多,土地权属复杂,仅凭政府主导,存在建设资金短缺、权属不清。针对这些问题,区土储中心会同相关部门、街道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引入社会投资人出资等方式建设小微停车场、口袋公园,既解决了政府资金短缺问题,又盘活了闲置土地。
收购渝开发地块调规后用作老龙洞变电站,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铁花语佰俪北侧地块,已完成汇源一支路建设,方便群众出行;李家沱群乐路地块,已用作市七院临时停车场……随着代表建议落地,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首席记者|宋婷婷
通讯员|喻静
编辑|朱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