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在菜地里摸爬滚打,现如今学习掌握了蔬菜种植技术,带着群众挣了点钱,还成为市里、省里的人大代表,我得为群众脱贫致富、为乡村的发展出点子、提建议。”近日,省十四届人大代表樊秋红边收拾着地里的蔬菜苗边说。
作为一名农民代表,樊秋红明白农民对幸福生活的期盼,深知农业发展的关键,深思产业发展的方向。35年蔬菜行业的历练,让她对蔬菜产业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她被5个县(市)聘为蔬菜产业发展总顾问,承担起乡村产业振兴的重任,为当地蔬菜产业纵深发展出谋划策。
自从1998年当选灵宝市人大代表以来,樊秋红不仅以身作则带动发展蔬菜产业,更积极履职,瞄准乡村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堵点,提出一系列意见建议,诠释了一名人大代表的使命和担当。
2003年,樊秋红提出建立农业技术科研团队的建议。该建议获得灵宝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专门设立高科技农业示范园,聘请樊秋红担任农业技术总指导。樊秋红带领自己的团队攻坚克难,成功钻研出越冬茬番茄三段分期结果高产配套技术,使番茄平均亩产攀升至17553公斤,亩均产值达到2.6万元。
2008年,樊秋红组建了灵宝市首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宝地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创立全国适地高山育苗基地,利用地域资源优势,开创三门峡高山蔬菜种植新模式,现如今已辐射带动5省20多个县(市)发展近5万亩不同海拔蔬菜,产值超5亿元。
为了发挥农业农村领域人大代表专业优势,以樊秋红为核心成员的农业专业代表工作联络站成立。该站会聚农业产业的技术能人,利用双月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与群众面对面,针对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极具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带动一方产业发展兴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2020年,樊秋红就“提高人大代表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力军作用”提出自己的建议,建议发挥人大代表行业“领头雁”效应,支持农业产业化。她以身作则,实施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在苏村乡建设98座高山育苗大棚,带动建设500余座大棚,和农户一起“抱团”发展高山蔬菜产业,让山区农民既获得产业收入,又有劳务性收入,实现了山区农产品提质和山区农民增收“双赢”目标。
在今年1月召开的三门峡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樊秋红提出“关于对农业产业适度规模的引导,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建议”,这是她对这些年来在基层开展培训的总结和提升。从2013年起,她每年培训农户1200人次,10年间累计培训超万人,为黄河金三角地区培养大量的现代农业人才。
特别是在今年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樊秋红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河南土特精优农产品的建议”受到了省里的高度重视。为此,省农业相关部门将在全省推动构建“1+3”河南农业品牌体系,争取到2025年,全省重点培育10个国家级精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带动发展35个核心企业品牌、100个优质农产品品牌,不断提高“豫字号”农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近年,结合开展技术指导时到一线访民意、听民声、察民情,樊秋红提交了近百条建议,并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最终转化为实实在在惠民生、促发展、助改革的政策。一条条建议、一次次呼吁,传递了群众的呼声,传递了产业发展的需求,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动力。
樊秋红给群众带来收益的同时,自己也受到了各个层面的肯定和嘉奖。她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省“三八红旗手”、农业创业导师等荣誉称号,当选三门峡市六届、七届、八届人大代表,河南省十三届、十四届人大代表。面对种种荣誉,樊秋红说:“我是农民的女儿,我为乡村发展代言!我将继续在蔬菜产业发展上不断深耕,尽自己所能,为蔬菜产业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席茜 杜鹏举 杜卫萍
编辑|常畅
来源|河南人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