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检察院检察官依法向有关部门送达检察建议,建议启动张保成烈士墓保护专项工作。
今年8月1日是第96个建军节。7月25日,在北京出差间隙,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凝视着巍然耸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让我的思绪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也回到7月7日河南省检察院举行的“初心向党 检察为民”河南检察好故事宣讲报告会场。
报告会上,来自平顶山市检察院的讲述人,通过“一个小土堆,六个烈士墓”,深情讲述了“检察蓝”守护“英烈红”的故事,令人动容。
这个故事我已聆听过多次。作为驻平顶山的全国人大代表,我对平顶山市检察机关的工作关注颇多。第一次听到“小土堆”的故事,是在今年清明节前夕,我受邀参加平顶山市检察院开展的“清明祭英烈”活动。
那日,在平顶山市湛河区褚庄村烈士馆,褚庄村小学上百名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纪念馆,缅怀先烈。带队老师对我说:“如果不是检察官坚持不懈地挖掘、跟踪、保护,褚庄村3000多位村民根本想不到,在我们身边居然埋葬着4位烈士。我们会教育引导孩子们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据检察官介绍,2021年,平顶山市检察机关开展了英烈纪念设施保护专项监督活动。在核查辖区内16名烈士墓地保护现状时,平顶山市湛河区检察院检察官从一份旧档案中,发现了一张照片和一栏英烈名录信息。照片中是一个小土堆,下方标注“张保成烈士墓”字样。英烈名录信息记载:张保成,人民解放军某旅平顶山籍战士,1948年在解放洛阳战役中壮烈牺牲。
作为宝贵的红色资源,烈士墓为何会成为一个小土堆?张保成的遗骨在哪儿,是否已得到妥善安葬?检察官发出疑问。
为找到答案,检察官先后到宝丰县档案馆、洛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洛阳市烈士陵园,搜集、查阅张保成生平事迹。他们还深入褚庄村挨家走访,寻找烈士家属、知情人员,探寻烈士安葬的地点。在与烈士亲属和村干部座谈后,检察官与退役军人事务局、街道办事处相关人员找到了张保成烈士墓。当时,墓地因年久失修,无人维护,无墓碑、无标识,只留存着一米左右宽的小土包,且周围杂草丛生,也许再经历几场暴雨,烈士墓就永远消失了。
经过检察官调查整理,这个小土堆背后的红色记忆重新被大众知悉。
1948年,年仅21岁的张保成牺牲在洛阳战役中,牺牲时所在单位为四纵十旅三十团。一架独轮车,三天三夜,迎着炮火,啃着干粮,就着雨水,张保成的父亲冒死翻越200多公里山路,把张保成遗体接回家乡褚庄村。当地有年少而亡不能葬入祖坟的风俗,张保成就被静悄悄地葬于故乡的山岗上。70多年过去,张保成的父亲和哥哥相继离世,没有后代、没有至亲,没有人祭扫,也鲜有人问津,经过几十年的风吹日晒雨淋,这座烈士墓变成了一个小土堆。直到两年前,张保成瘫痪多年的侄子怕自己去世后,叔叔的英雄事迹再也无人知晓,才在临终前告诉乡亲们,小土堆下面葬着的是英雄张保成。
不能让英雄被遗忘。湛河区检察院依法向有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启动张保成烈士墓保护专项工作。2021年7月10日,张保成烈士遗骸被迎入平顶山市烈士陵园,忠骨得享安宁。
检察官告诉我,张保成烈士墓的案例不是个案,平顶山市英烈设施数量多、分布广,大部分在野外,交通条件差,管理难度大,很多英烈设施都存在保护缺失的问题。为了核实散落在民间的烈士墓,平顶山市两级检察院成立“缅怀英烈 不忘初心”公益诉讼专项活动小组,实地查看红色资源保护现状,走访排查零散烈士墓分布情况。在挖掘张保成的事迹时,检察官还发现了褚庄村另外3名烈士。如今,4名烈士静静在烈士馆看这山河锦绣、岁月静好。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五周年。这部法律自实施以来,捍卫英雄烈士荣誉的价值导向逐渐深入人心,崇尚英雄烈士精神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我了解到,五年来,平顶山市检察机关定期开展红色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回头看”专项行动,踏查辖区内散葬烈士墓地保护情况,详细了解红色资源的设施修缮、周边环境整治等维护情况;扎实开展革命文物、英烈纪念设施保护等专项监督活动,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发力,推动解决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走访排查红色资源56处;围绕英烈纪念设施保护、军人权益保护开展监督,立案21件;走访排查深山区零散烈士墓16处;督促相关部门为716名义务兵家庭发放优待金1234万元。
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每一方纪念碑、每一座烈士墓、每一段英雄故事,都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捍卫历史、尊重英烈,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也是公益诉讼检察的重要职责之一。平顶山市检察机关通过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维护英烈荣光,守护的是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是对英烈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牺牲和贡献的最好铭记。
整理|刘立新 赵利君 陈彦培
编辑|常畅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