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坡(左)“七一”前看望慰问老党员
十年,对孟宪坡来说是艰辛的,更是有收获的。三千多个日夜,见证着他从一个养老行业的门外汉成长为山东省医康养行业的领跑者,更见证着他真情呵护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履职之路。连任两届山东省东营市人大代表,孟宪坡感觉肩上的使命更重了。
32年前,24岁的孟宪坡来到东营从事建筑行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他的内心深处,总有一个模糊的愿望想去实现。
2012年清明节前,孟宪坡年近80岁的老母亲身患脑梗入院,医院告知他老人极有可能会成为植物人。在孟宪坡衣不解带的悉心照料下,10天后母亲竟恢复了意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欣慰之余,孟宪坡骤然明白,原来自己心底那个模糊的愿望就是让身边的每一个老年人能幸福安度晚年。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经营得如火如荼的建筑事业,坚定地转型健康管理和养老服务行业,成立了养老服务公司。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孟宪坡结合自身养老服务实践经验,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履职,建言献策。
2020年,孟宪坡领衔提出《整合健康数据资源,共享共用健康信息的建议》,呼吁加快推进智慧医疗和健康东营建设,建议进一步加强健康数据共享,避免重复检查、提升群众就医效率。该建议得到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被列为重点督办建议。在市人大常委会的重点督办下,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相关部门迅速成立专门办理小组,一个月内建设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开发“健康东营”微信公众号和APP,不仅实现了各医疗卫生机构间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还改变了医疗行业长久以来存在的重复检查、重复收费问题,缓解了市民看病贵的难题,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就医体验。
孟宪坡深知当前421家庭给子女赡养老人带来的沉重负担,更明白政府解决养老问题面临的社会压力,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2021年提出《关于加快发展中心城居民小区养老业的建议》。他把平日思考的创新理念写进建议中,建议充分吸取传统机构养老模式的优点,在此基础上进行转型升级,把传统的“让老年人走进养老院”的模式改为“把养老院嵌入社区”,开创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他还建议相关政府部门统筹搞好居民小区养老设施规划,大力推进养老重点项目建设,树立典型,发挥以点带面作用,加快规模化发展。在市人大常委会的重点督办下,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重点推进落实,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部分社区闲置设施适老化改造,在社区内部建成10个嵌入式智慧养老服务站、3个社区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和52家社区嵌入式综合养老服务机构,为高龄、失能、失智、残疾等刚需老人和周边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全托、日托等机构养老及上门服务居家助养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
孟宪坡坚信,只有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才能整合更多资源,惠及更多老人,打造医康养服务中国品牌。他将企业内健康体检、养老服务、中医医院等资源融合,搭建起“一网、一校、一中心、多站点”(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网、培训学校、社区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站)的新型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基地提供保障、中心带动站点、站点链接社区、社区辐射居家、医养康助教游业务联动、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大健康产业模式初步形成,实现了健康养老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智慧、自助、精准对接,率先布局完成了社区“15分钟康养服务圈”,打通了养老服务行业的“最后一公里”。
孟宪坡通过调研发现,黄河路街道打造的“1+19+N”全域服务阵地(1个党群中心,19个城市社区“爱心驿站”,N个“爱心驿角”),为社区居家老人、空巢老人、新就业群体搭建了服务平台,深受社区居民欢迎。2022年12月,他在市人代会上领衔提出《关于在城市社区广泛建立“爱心驿站”的建议》,建议科学分析、因地制宜,在社区广泛建设开放式“爱心驿站”,为居家老人群体提供“热可纳凉、冷可取暖、渴可饮水、累可歇脚、闲可文化娱乐”的温馨之家,同时推动城市社区长者食堂可持续运营。该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迅速安排部署,将推进全市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专项行动作为今年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来抓,并建立“县(区)党委—镇街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四级责任体系,逐步提升暖“新”服务精细化水平,同时通过组织热心居民志愿服务、老年人健康讲座、传统节日活动等,不断增强社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为人大代表,孟宪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出代表声音,贡献代表力量,为社会养老事业添砖加瓦。
作者|徐小璇
编辑|常畅
来源|人民代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