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获得“全国模范法官”的殊荣后,温春来忽然需要面对很多的采访。事实上,他和媒体同样感到疑惑,如此重要的荣誉为什么会落在一个大山里的法庭庭长头上。1978年出生的温春来面颊清瘦,架着一副眼镜,除了眼角皱纹密集、头发过早的半白外,似乎没有什么与众不同。
“云阳法院有六个派出法庭,南溪法庭还不是最偏远的。”温春来说,“我在这里刚好十年了,以前条件是比较艰苦,法庭的房子一直都是租的,但是2021年底,新的办公楼已经建成了,一切都好了嘛。”温春来很怕见记者,有一次媒体联系法院,说要采访他,后来因为疫情影响无法成行,他竟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我宁愿多办十个案子,也不想看到镜头咔咔的。”
为了难以忘却的面孔
2006年,温春来本来有一个去县里其他部门工作的机会。但是,仔细考虑后,他还是推辞了。他说自己对法院是有热爱的。后来,到了法庭,他也从来没有主动申请过调回城里。他心里同样有坚守的理由。
2010年冬天,一名村干部找到温春来。村干部说,村里有个婆婆80岁左右,儿子去世了,留下1万多块钱在银行卡里取不出来,问他怎么办。温春来立即决定去看一看。当时,他刚刚开始独立办案,这也成为了他独立办案后的第一个巡回案件。
到了婆婆家里,看到她形容枯槁,缩在屋子一角,佝偻着,显得非常无助。温春来说,程序本来非常简单,但是婆婆不懂法律,她一直喃喃说着,“这个钱怕是拿不回来了吧”。那一刻,温春来的心仿佛被揪着了似的,几乎流下泪来。闭塞的乡村、贫穷的人们,他们是多么需要法律啊。
▲温春来到当事人家中进行走访
在温春来心里深凿永记的面孔还有很多。2012年初,他还在栖霞法庭,恰逢煤场开始关闭,矛盾瞬间爆发,要工资的、主张工伤待遇的、确认劳动关系的,全都堆积在当地政府。庭长何诗琼雷厉风行,多次主动沟通协调,案件陆续引导到法庭。整个法庭连续挑灯夜战,温春来也在其中。
奋战之下,绝大部分案件都成功调解了。煤矿工人们排队领钱,接过钱,他们紧紧握着温春来和其他干警的手,不断重复着“谢谢”。温春来难以忘记那些粗糙的双手、黝黑的面庞、浑浊的眼睛,更难忘记那些拿到钱后的沧桑笑容和此起彼伏的咳嗽声。
同样,也有一些木讷平静的面孔,在他的记忆里挥之不去。农村建房中,一个妇女从楼上摔下来,成了植物人,案件还在法律程序中,妇女就伤重而逝了。他赶到现场,本以为双方会有很激烈的情绪反应。但让他意外的是,他们都坐在一起,非常安静,等着他处理案件。他们仍然相信法律,相信法庭,相信法官。
大山里的法庭庭长,为什么能够坚守在那里?温春来心里有自己的答案:为了那些在劳动中喘息的人,为了那些在无常命运中寄望法律的人,为了那些在困境中亟需法律救济的人,为了那些一辈子可能无法走出大山,但坚信法律能给予他们公平正义和保障的人。
▲勘验现场
案子总是办得“用力过猛”
在同事们眼中,温春来办案总是有点“用力过猛”。他们说,“他可以不分时间,不分地点。春节放假了,他一个人都还能办案子”。
2012年春节,大家都在拎着年货走亲戚,或张罗热腾腾的饭菜,温春来拿着手机,常常通话在半个小时以上。原来,一位藏族妇女起诉离婚,但是由于语言、风俗和生活习性的差异,她表达起来有些困难。
考虑到她不是本地人,过来一趟不容易,温春来就一个人在春节期间搞起了“假日法庭”。他与她云阳籍的丈夫反复沟通,组织调解,终于在正月十五日前一次性解决了夫妻间的矛盾,处理好了子女抚养关系,令藏族同胞深受感动。
温春来说,“派出法庭家事纠纷比较多,这些案子小是小,但都有很多苦和难,你根本不忍心耽搁。”
▲温春来解答当事人的法律咨询
事实上,温春来不仅能随时办案,他还特别想将案子办深、办透,真正解决当事人的生活困境。
一个离婚案件,2003年的重组家庭,2017年,女方第二次起诉要求离婚。男方患有重大疾病,坚决要求女方给予经济补偿。女方拒绝补偿,她说自己同样一贫如洗,而且重组家庭的时候,她还带来了一个女儿,也就是男方的继女,她想把仅有的钱留给女儿读书。女儿正是高三,马上要读大学了。双方一直僵持不下。
在调解中,温春来发现继女泪流满面,他没有轻易放过这个细节,仔细询问之下,才发现原来十多年的抚养,继女和继父之间已经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她很担心重疾缠身的继父未来的生活。于是,温春来以此为突破口,从女儿的角度反向给女方做工作,希望她顾及女儿的感受。最后,本案达成了特殊的调解协议:女方给予男方两万元经济补偿,但是男方自愿将这笔钱借给继女,供其大学使用。
温春来说,“判决简单,但多说几句话,多做点调解工作,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男方或许未得到实质的补偿,但名义的“补偿”和“借贷”让他的情绪得到了纾解和照顾,他和继女之间的感情纽带得到了加强。继女含着眼泪感谢了继父,并主动写下借条。
让人唏嘘的是,继父并没有要这张借条。他对继女说,“等你毕业后,如果我还在人世,再慢慢还我吧”。借条最后留在了卷宗里,一字一句,都是一个家庭面临过的坎坷多舛。
流水十年间,温春来见到了太多的破碎和争执。有的抚养权纠纷当事人彼此一言不合,就会将孩子扔在法庭里扬长而去;赡养案件中的老人会突然跪在法庭外,被请进办公室后,又直接躺在沙发上,说要死在这里。
温春来和同事们面对案卷,一遍遍思索如何安放好每个人的人生。
用“笨办法”解开“大难题”
南溪法庭下辖四镇两乡22万人,时代的迅速发展正在为大山勾勒出全新的容颜。新的农业模式中,土地承包经营权容易发生纠纷,和村民利益休戚相关,温春来带领法庭化解了大量此类纠纷,受到当事人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
李某承包吉仙村200余农户的田地栽种稻谷,约定每年每亩支付300元土地流转费,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导致规模种植失败。李某拖欠相关费用,外出打工避债。村民们拿不到钱,非常焦急。
2017年11月,法庭受理该起案件。温春来自然也不知道李某在哪里,他只有一个李某的手机号,拨打之下,总是关机或无人接听。温春来没有简单地公告送到、一判了之。他接连10多天,在加班间隙,一次次给李某发信息,劝说他,“这个事情不能背一辈子,迟早都要面对,回来处理好了,你自己心里也轻松些啊”。李某被这番话打动了,专程从外地赶回处理此事。
▲上门开展庭前调解
温春来说,“我用的都是笨办法,多坚持一下,相信总会有点效果”。
该案成功达成调解。案件结了,后面的事温春来本来可以不用管了。但是,他没有停止自己的工作,而是继续打电话督促李某在调解书确定的时间内自觉履行义务。李某支付款项后,温春来又组织干警,顶风冒雪来到农家院坝,在火堆旁边面对面发放欠款,积怨被欢声笑语取代。
除了规模种植、产业发展等可能带来新的问题,有时候政策的变化,也需要法庭帮助解决燃眉之急。2014年,按照规定,当地一所中学必须解除和食堂承包方的合作关系,但双方因为赔偿问题陷入胶着。温春来进行了大量庭前调解和调查走访,还找到承包方的许多身边人,帮助劝解。
8月29日,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以200多万元赔偿额成功解约。8月30日,温春来带领干警,对锅碗瓢盆、冰箱冰柜等物资进行了一整天的盘点,成功保障了9月1日学校如期开学。本案处理完毕前,小镇上沸沸扬扬,家长们非常焦急。温春来说,还好,我们一天都没有耽误。
▲稻田里的巡回审判
父子两代法院人的接力
温春来的父亲温志勇是从西藏转业回来的军人,后来在云阳法院双江法庭做庭长。温春来从小就很崇敬父亲的职业,希望像他一样受到村民们的肯定。2005年,温春来参加重庆市首次法院工作人员统一招录,成功考入法院时,父亲早已退休,但他不想给父亲丢人,心里默默想着干得更好一点。
2013年,父亲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医生说已无手术的必要。温春来憋着眼泪,买了两张火车票,陪父亲去了趟攀枝花,看多年未见的兄弟,接着又去西昌,老人以前一直念叨着那里有座卫星发射基地。
在去完成“遗愿清单”的火车上,父亲嘱咐温春来,要认真工作,照顾好家庭。温春来将记者写自己和法庭的报道拿给父亲看,老人终于渐渐放了心,罕见地表扬了儿子。
父亲去世后,温春来收拾遗物,在床底拖出了一大摞奖状和荣誉证书,父亲多次被评为先进、办案能手……温春来说,那是父亲留给他最宝贵的遗产。
父亲温志勇曾经告诉温春来,为他取名“春来”,正是希望他像春天一样,让人感到温暖。温春来和父亲的永别正值四月,春天已至。
回首来路,温春来说,2010年2月,自己成为助理审判员,按照院里规定,必须派驻法庭进行锻炼。父亲温志勇知道后连连点头,说“就应该去基层积累经验。”温春来先到栖霞法庭,后到南溪法庭,此后便一直坚守在那里。
作为大山里的法庭,这里的条件异常艰苦。最初,法庭的办公区都是租来的,鼠患成灾。办公网络连不上,很可能就是老鼠咬断了线路。那时候,只有温春来和一名书记员,两人还坐过镇上的摩托车去送达传票。
后来,干警增加了几名,住房租在另一处,加班写完判决、扫描完卷宗回去,楼上的店面还在营业,喧嚣吵闹,想睡个安稳觉都难。
温春来生怕给组织添麻烦,从未提过任何要求。法庭起初没有食堂,中午和晚上,都在派出所的食堂搭伙。有一年县里开会,云阳法院副院长龚箭遇到南溪派出所所长,所长说,“你们的干警是真能吃苦”。
龚箭一愣,追问之下,这才知道温春来和书记员因为开庭或调解,常常姗姗来迟,公安干警也很忙,没法等他们,所以往往只有冷汤剩菜了。日子过成这样,温春来一次都没有向组织开过口。龚箭心里不是滋味,赶紧向院长汇报,法庭的食堂这才建了起来。
法庭离家里较远,温春来一般只在周三、周五回家。父亲弥留之际的嘱咐,他只做到了“认真工作”,“照顾好家庭”则远远没有做到。父亲去世之后,女儿正读小学,母亲患上眼疾,药石无灵,无可挽回地走向失明,温春来的头发很快白了一大半。
2020年,母亲安静地走入了完全黑暗的世界。在法庭工作的温春来没能陪伴这段孤独的旅程。母亲看到儿子的最后一眼究竟是何时何地,也就无从知晓。她许多个倚门遥望的瞬间,被生活的忙碌稀释了重量。黑暗中的母亲等待着儿子的脚步声,但儿子常常没有如期归来。
温春来的妻子也很忙,总是需要出差,还要照顾就读高中的女儿。温春来每次回家,都会给母亲准备好最近两天的菜。不敢让母亲用火,家里只能用电饭锅。电饭锅坏了,就换个一模一样的,因为母亲已经熟悉了那些按键。开水瓶、茶杯都放在固定的位置,他很害怕母亲被烫伤。
最近有一次,他回家看到母亲的胳膊青一块紫一块。母亲说开门的时候弄错了方向,撞到了。母亲叫他不用担心,温春来盯着她受伤的胳膊,绷紧了泪腺,久久说不出话来。
▲温春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充电”
留给家人的总是背影
温春来在照顾和教育女儿上也总是缺席,几乎变成了妻子一肩承担。
他和女儿约好了去书店,因为调解案件一调就停不下来,只好被迫取消了。月底加班结案,说好的回家无法成行,女儿一周都没有理他。女儿转眼就高二了,以后将是更加天长水阔的离别。
他和女儿之间最多的联系,是无数个加班长夜的间隙,他在法庭打出的电话。女儿以前问得最多的是,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后来,长大了渐渐就不问了。
女儿其实知道温春来为什么这么忙碌。他总是将自己的电话号码贴在法庭大门外,每次巡回审判、普法宣传也都留下联系方式。他还申请了一个工作微信号,头像是一枚法徽,添加当事人,提供立案咨询、诉讼指导,现已有286人。很多已经结案的当事人遇到法律问题,仍可以随时询问他。
有一次,温春来正和妻子、女儿在家吃饭,手机响了,他习惯性地立即回复当事人的信息。妻子为此拍了桌子,她只是想一家三口好好吃顿饭。
温春来说,“法庭工作就是这样,费的口舌可能是城里法官的两三倍”。
公公去世后,温春来的妻子看到丈夫白头发多了那么多。他虽然不说什么,但周围的人都知道他压力很大。她也很心疼,慢慢开始接受了他可能长期游离在家庭之外的现实。温春来也深知自己的缺位,他尽力做出弥补。只是,方式笨拙。
妻子觉得他缺乏生活仪式感,他就尝试着在节日里买零碎的礼物,但总是花里胡哨又不实用,被妻子无可奈何地“嫌弃”。
为了女儿,他从零开始学做菜,一边看视频,一边手忙脚乱。有一次,女儿想要一款ps4,他答应下来,其实并不知道是什么,后来才发现是游戏机,但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还好到货后,女儿只玩了一两次便兴趣杳然。
他喜欢看女儿画的漫画,但是永远认不出那是哪一部动漫的主角或反派。女儿看着皱纹爬上面庞的父亲,也自然懂事起来,她的成绩名列前茅,温春来不用太操心。
2021年底,簇新的南溪法庭建成并投入使用。2022年6月,云阳开通了高铁。南溪法庭辖区随之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当我徜徉大山,我即大山。群山万壑之中,没有比人更高的峰。南溪十年,年年春来。奋斗路上的下一程,春天必会有更好的颜色。
责任编辑|常畅
来源|市高法院新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