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思变”“一生之计在于勤”,家在苗王坡上的江口县人大代表、德旺土家族苗族乡漆树村村民黄廷军一直把这两句话作为创业的励志语。
这些年来,他和他的辣椒产业有着深厚的“感情”,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辣椒人”。“一花开放不是春,亲们致富福满园。”黄廷军说,他把自己总结的种植辣椒技术“经”,无偿地传授给群众,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2018年12月,他家被列为省级家庭农场示范户,2021年,他也当选成为江口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
谈起创业,黄廷军笑着说:“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创业难,但坚持更难。特别是农业,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稍拿不准,就是功亏一篑。黄廷军是怎样成功的呢?
4月4日,笔者来到黄廷军家,见他们家院坝里有四、五个人在装泥、置种、搬运,整个过程井然有序。院坝前方的熟土上,十多个大棚里面摆满了辣椒育苗盘子。
面对笔者的采访,他把整个创业过程如数家珍地倒了出来。
2000年,他婚后分了家,就把家从本村石门坎组搬迁到岳父家的大路坪组,因为,爱人这边的责任地比他们家那边分给个人的地多,就在这边来耕管田土。
没有负担的那几年,经营土地上的作物所获得的经济收入,支撑家里的开支轻轻松松。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家里的开销大了起来,出门打工的想法涌上心头。才出去两年,母亲的病情复发,父亲身体也不好,他不得不回家照看。
30岁那年的秋天,黄廷军搬了一条板凳在院坝坐,苦思冥想:既然不能出去打工,那在家种点什么呢?总得发展点产业赚钱养家,积累一点资金送孩子上学吧。
“我搞过养殖业,亏了。后来发现亏的原因是我们这海拔1000多米,冬天冷的时间长,夏天热度也高,牲畜承受不了,但种植业就比较适应了。”黄廷军说。
“你还搞出经验了。”笔者说道。
“不总结经验不行啊,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哪个承受得了哦。”
2008年,黄廷军在家人的鼓励下干起了种植烤烟产业,而且规模很大,六、七十亩。稳稳当当地当了几年的烤烟大户。之后,相继拿出20多万元,买了大、中、小等农用耕地机、起垄机等现代机器,用科技生产力发展生产,促经济增收。
黄廷军在翻犁土地。
然而,尽管烤烟产业给他带来了经济效益,但在他的心里始终有种别扭和疲惫的感觉,使不上劲,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想转型,但又不知道能搞什么样的种植业才是自己最钟爱的产业。他一筹莫展,怪自己没有多学知识,怪自己没有多大本事,怪自己对市场知识是老鼠打鼓——咚(懂)都不咚(懂)。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2016年,漆树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引进湖南老板来当地发展辣椒产业,他听说后,心里一喜,咯噔一下,就像有块石头落地,好像发展辣椒产业才是他心中最向往、最喜爱的产业,有心心相印的默契。
没有犹豫,没有彷徨,黄廷军昂起头一鼓作气定了方向。
当年,他就和引进的老板签订了种植和收购合同,并虚心向老板学习,接受老板传授给他的种植技术和技巧。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了,辣椒丰收了,经济收入也达到了理想值。
望着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成果,他心中有了“吃定”这辣椒产业的高兴劲、惬意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规模越做越大,从最初的十几亩到现在的近百亩。还带动了当地农户种植辣椒的积极性。
“我们漆树村种植的辣椒有一个很特别的亮点,就是肉厚实、光泽好、脆,销路不愁。在铜仁碧江市场,就能把全村的辣椒卖完。有的客户还需要预约才能拿得到。”黄廷军说:“甚至出现了有人把外地辣椒冒充是我们漆树辣椒的事。”
据漆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军林介绍:黄廷军带动的辣椒产业几乎要占全村农业产业的半壁江山。到2022年,全村仅农业生产总值达到近800万元。
观念一变天地宽,思想一转无事难。漆树村人民在理念上由过去的传统方式到现在的科技使用,在管理上由过去的“放任自流”到现在的精耕细作,在生产上由过去的广种薄收到现在的盈车嘉穗等,一系列的变化促成了生活质量的提高,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全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500元以上,达到16000元。
狮子口村民组农民李贵权,和黄廷军一起发展辣椒产业,每年种植辣椒40亩,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采访结束时,黄廷军告诉笔者:“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的发展理念是,业不在多,做精则赢。今年,我打算带领全村20多农户种植辣椒面积300多亩,争取产值2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漆树村的黄廷军,清溪村的马友祥,这些能人的带动为我们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发展树立了榜样、标杆、典型。下一步,我们将以他们创业的拼搏精神、不懈努力的风格,在全乡大力推广,实现村村有特色产业的发展格局。”江口县德旺土家族苗族乡党委书记李黔南如是说。
作者|陈茂玲 刘国全
责任编辑|成鑫
来源|江口县德旺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