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亟待破解的农村养老突出问题,建议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完善服务网络、提升养老服务保障水平。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方面,建议建立罕见病诊治中心,提升罕见病诊疗水平,同时畅通一些特殊药品上市通道。”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卢林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逐渐提高。我认为,解决农村居民养老问题的有利条件逐渐增多。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我围绕农村养老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87562人,其中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根据相关预测,到2028年,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将突破30%,高于城市11个百分点。
乡村人口稀少、环境舒适,生活节奏平缓。我在调研中发现,有些老人一辈子生活在乡村,生活习惯已经固定,就地居家养老是最好的选择。
对此,我建议,将农村养老服务纳入“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推进,通过组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统筹民政基层力量、“三社联动”、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加强养老服务工作力量。同时,应加强农村养老服务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针对农村特殊困难群体,应构建由政府兜底的农村老年人特殊救助制度;针对服务体系短板,应着力增强县级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对失能老年人的照护服务能力,拓展乡镇敬老院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功能,充分发挥村级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前沿阵地作用。
此外,立足本职工作,我还提交了关于罕见病防治、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罕见病防治问题日益受到各方关注。我认为,应全面提升罕见病诊疗水平,建立国家和区域罕见病诊治中心,覆盖到地市级医院,以更好地实现罕见病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同时,加强公众对罕见病的认知和罕见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实现对疾病的早发现、提前预防非常关键。
目前,国家大力支持肿瘤、心血管、呼吸、糖尿病四大慢病领域药品的审批工作,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在国外上市销售多年、应用人群广泛、安全有效的相关领域化学药品尚未在国内上市,国内群众在患有一些常见疾病时无法用到更便宜、更有效的药品,尤其是一些临床价值明确、无法推荐参比制剂的化学仿制药,因为政策不明确、注册申报路径不明晰等原因而无法上市。
对此,我建议,针对临床价值明确、无法推荐参比制剂的化学药品,应尽快出台此类药物仿制药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并结合对应的指导原则拟定可有效控制产品质量的技术要求。针对目前国外已上市但国内尚未批准上市的非处方药品,可参考美国、欧盟等地的非处方药目录,进一步扩大我国非处方药目录,争取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和审批速度,缩短审批周期。(
记者|卢金增
通讯员|肖广玉
责任编辑|成鑫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