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川红管家,心系你我他;党员来带头,大小事都抓;一本明白账,分毫都不差;小区变了样,大家齐声夸。
渝碚路街道杨公桥社区大川花园小区是沙坪坝区最早的物业小区之一,但因年代久远,加上物业服务不到位,慢慢地,步道坏了没人修、瓷砖掉了没人补、大树倒了没人管、垃圾多了没人清理。居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居民心里不舒服,就不愿意交物业费;物业公司没有资金来源,服务质量上不去,形成了恶性循环。原本多不错的小区变得让人“甩脑壳”,也让社区党委“抠脑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作为人大代表、社区党委书记,如何让居民看到党员的身影,如何让人大代表真正发挥作用,成了我思考的问题。
随后,在我的指导下,大川花园党支部牵头成立了物业临时监管小组,被小区居民亲切地称为“红管家”。今天,就跟大家摆一摆大川“红管家”的故事。
“红管家”红在哪点儿?“红管家”的带头人、大川花园党支部书记管维明,是一位有43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该小区第一批住户,对小区有深厚感情,迫切希望改变小区“怪象”。
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业委会不能按时换届,居民与物业的矛盾更加突出。在社区党委提出成立物业临时监管小组的想法后,管书记挨家挨户地征求意见、收集情况。在党支部的号召下,7名党员站了出来,成为小区居民靠得住的“当家人”。一来二去,人大代表、党员、红岩志愿者、物业、居民加入共同“朋友圈”。
“红管家”管什么?只要是小区的事,不管是大修基金、公共收益,还是疫情防控、小区环境,都管得明明白白、井井有条。
有一次,我听到居民抱怨小区绿化带“草都没几根”,便叫上物业公司谭经理围着小区转了几圈,但谭经理搓着手说物业公司确实拿不出这么多钱。“红管家”立即召开会议征求居民意见,提出由小区公共收益和物业共同承担补绿费用的方案。随后,谭经理想办法买到一批物美价廉的植物。为了再降成本,“红管家”协助物业公司动手栽种,最后一算账,连买带运加人工才花了1500元。从小区补绿到健身器材安装、从大树修枝到电梯维修更换,这样钱不多花、事办得更好的案例还有很多,居民对“红管家”更放心了。
“红管家”让家成为什么样子呢?现在的大川花园,人大代表和党员引领各方力量,让居民诉求有人听、纠纷有人解,小区充满了烟火气与人情味。
有一次,小区智力残疾人陈某父母外出,其吃饭成了问题。“红管家”知道后,买来热腾腾的饭菜,又帮忙收拾房间,让没人管的孩子有人“管”。
“红管家”们说,“有党就有依靠,小区是我们的‘大家庭’,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大家越干越起劲、越干越有信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红管家”是杨公桥社区探索出的一条物业党建联建新路子,也是推动基层治理工作的一次尝试。
我们将继续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有越来越多“红管家”带领居民“管好小区事、关心网格事、参与社区事”,共同书写基层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
作者|沙坪坝区人大代表 张军
通讯员|黄芊整理
责任编辑|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