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县是一座有着5000年历史、2000年建县史的古城,为国家首批对外开放县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区、特色旅游县、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丰都名山景区因“鬼”出名,拥有全国闻名的“鬼文化”资源,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AAAA级景区,被誉为长江三峡的明珠。多年来,由于文化创意不够、产品表现不强、市场结合不紧等因素的影响,名山景区的游客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7年100万游客下降至2021年的20万游客,陆上游客绕道行、水上客人不下船,逐渐被边缘化。
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全面部署。近年来,丰都名山旅游集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采取了系列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举措,做了大量打基础、立长远的工作,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2023年,丰都名山景区接待游客131万人,同比2019年和2022年分别增长62.75%和376.17%,创历史游客接待数量新高。
坚持文化铸魂,以文化破题,由文化到IP。面对文化之困,丰都名山旅游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传承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不断总结提炼丰都“鬼”文化中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大力弘扬“鬼”文化中孝善文化的价值理念,提速文化的创新运用和转化。
丰都庙会
丰都县率先成立全市首个区县级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建立“众智兴丰·文旅研究”专家库,吸纳国家级、市级及本土专家150余人,组织召开专题学术研讨,全面加强“鬼”文化挖掘研究,形成大批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地方文献,提炼出“扬善、惩恶、公正、和美”的时代价值,形成了“天下名山·平都福地”福地文化品牌,高度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鬼”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深入实施文化宣讲活动,启动“丰都文化讲坛”,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紧紧围绕“鬼城文化”黑珍珠和“凤凰文化”红宝石,精准提炼、科学表达,采用动漫、短剧、演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华光救母、目连救母等孝善故事,真正把文化转化为旅游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提炼文化符号、展示文明魅力,开发的“巴渝神鸟”摆件成为外事礼品,推出的特色文创产品登陆墨西哥,成为对外交流的纽带。
坚持旅游为民,以节会答题,变旁观为体验。将祈福文化、孝善文化等贯穿融入活动、融入宣传,较好地实现了去“负”取“正”,有效地增强了丰都文化吸引力、特色性,找到了文化主题化利用的新方向。充分利用文化研究成果,依托民俗文化,把传统习俗与节会活动有效结合、节会活动与景区发展结合,以节会活动促进景区高质量发展。重要活动由县主要领导挂帅、相关部门联动,指导协调节会活动举办,增加节会活动的统筹协调性。走市场化办节会的路子,在活动承办、活动冠名、广告承接等方面积极吸引民营企业参与,全年吸引利用社会资金1000余万元。依托全县党员志愿者队伍提供服务,引入县职教中心开展校企合作,改变了节会活动效率不高、难以持久的局面。
丰都县首届祈福文化节
2023年1月,丰都县创新举办了首届祈福文化节,围绕祈福、纳福、送福、享福、惜福、幸福六大篇章,推出文旅、商贸等23项活动,创新推出西南最大沿江光影秀,用科技手段赋予传统文化新生命,成为城市新名片,活动吸引了县内市民和县外游客31万人参与,累计接待游客23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3767.34万元,带动商贸、地产消费近3亿元,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2023年4月,成功举办国家级非遗“丰都庙会”,11项文旅活动10天吸引人流量45万人次,创下名山景区“节会游客流量最高、单日接待最高”两个历史记录,庙会巡游活动登上央视《新闻1+1》栏目。2023年8月举办了丰都中元节,仅1天时间吸引了4万人流量,丰都中元节成功申请成为县级非遗节会活动。
第二届祈福文化节将于2024年2月8日举行,活动以“天下名山·平都福地”为主题,围绕“文旅主导、商贸唱戏、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思路,推出16项文旅、商贸活动,涵盖丰都县城和名山景区,将继续唱响丰都祈福品牌,做大做强节会经济,拉动丰都经济增长和景区发展。
坚持守正创新,以创新解题,转优势为胜势。围绕“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等基本元素,进一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文化品位、丰富精神内涵,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名山景区
进一步呼应国家和市、县战略规划,构建格局宏大而又精准嵌入、内涵丰富多元而又凸显个性特色、有家国情怀而又富有烟火气息的文旅产业集群和功能板块,精准策划形成“一园三线”的总体布局。围绕年轻人做新旅游品牌,立足文化活化利用,依托丰都名山文旅资源,放大“天下名山·平都福地”品牌效应,叠加即将上马的“丰都福街、三生三世夜游、小官山密室乐园”等十大重点文旅项目,将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集体文化记忆转化为场景、故事、体验项目等,打造可体验、可娱乐、可消费的文旅业态,引发游客的文化共鸣,促使“门票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变。同时,在项目打造中引入精神故乡、城市乡愁等视角,把人们对丰都文化的想象变成现实。立足能快进、可慢游,加快实施旅游码头升级改造,落地名山游客集散中心,打造特色内部交通,提升游客舒适度。探索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将旅游活动与民俗文化展演展示相结合、通过文化旅游活动带动非物质文化传承和产业化发展。逐步完善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破解资金短板,全年吸引商家30余家,洽谈投资金额超20亿元。
顺应文旅发展新趋势,增加沉浸感和仪式感,发展夜经济,做精民宿、做美福宴、做好丰礼,延长文旅产业链条。加快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步伐,促进文旅资源数字化开发和转化利用,打造丰都元宇宙、数字藏品经济,培育发展新型业态。精心推出丰都形象片,拍摄宣传动画片《南游记》讲好华光救母孝善故事,邀请知名作家撰写书籍《平都山》,全面展示丰都民俗文化底蕴和魅力,全球曝光量超10亿次。大力开展主题旅游、研学旅游,不断深化与旅行社、游船公司的交流合作,常态化开展主要客源地推介,与100余家旅行社和游轮公司达成合作协议。
充分挖掘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丰都名山景区的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游客量与旅游消费屡创新高,正凸显出高质量发展强有力的韧性。
文|王跃
责任编辑|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