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王瑞霞:心守一事做文博 正文
山东省

王瑞霞:心守一事做文博

王瑞霞(左一)和同行们讨论文物修复工作。

  “我在学生时代就迷上了文物。因此,我读大学时决定攻读历史专业,追寻自己的文博梦。”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研究馆员、青州市政协副主席王瑞霞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谈起她从事文博工作的难忘经历。

  与文博事业结缘

  “踏上文博这条路,对我而言似乎早已注定。”谈起钟爱的文博事业,王瑞霞颇有感触。

  学生时期的王瑞霞,尤其偏爱历史学科,看到课本里的文物图片就想寻个究竟。“记得上高中时,某国家级报纸举办了一场全国文物名胜知识大赛,为了答题,我甚至逃课去查资料。”王瑞霞笑着回忆道。

  从中南民族学院(现中南民族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王瑞霞被分配到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工作。“刚入职时,正赶上博物馆清仓查库,我负责藏品登记。当时青州博物馆所有藏品都经我的手登记了一遍。看到器物精美的造型、流畅的纹饰,我禁不住思考,古人是如何制作出这些传世杰作的,真的很想去探究它们的奥秘。”回忆起第一次接触到藏品的情景,王瑞霞记忆犹新。

  1996年,在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的400多尊精美的佛教造像轰动海内外,这批窖藏佛像后来成为青州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从发掘到整理,再到修复保护,王瑞霞参与了整个过程。这次经历也让王瑞霞对佛教造像有了初步认识。

  恰在此时,王瑞霞被安排去乡镇挂职锻炼。在挂职结束前,王瑞霞向组织部门提出希望回到博物馆工作,这一干就是30年。2019年,王瑞霞被任命为青州市博物馆馆长。“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也承担着阐释历史文化、引导价值取向、培育审美情趣的重要职责。能够一直在博物馆工作,我感觉很幸运。”王瑞霞说。

  为文博工作者建言发声

  王瑞霞告诉记者,当前我国文物事业的发展进入重要历史机遇期,文物数量大幅度增长。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全国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件/套。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核定公布后,我国国保单位总量达到5058处,全国博物馆达5354家。

  王瑞霞在调研中发现,虽然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不断完善,但在人才队伍建设、文化活动经费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投入仍然存在不足。基层文化干部的收入待遇相对偏低,加上个人成长空间有限,使得部分从业人员的职业成就感不强。

  作为人大代表履职以来,围绕基层文博工作者的待遇和职业发展等问题,王瑞霞提出了许多建议。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王瑞霞提出《关于明确文物考古田野工作补助标准的建议》。王瑞霞告诉记者,针对从事野外工作的专业人员,文物考古部门只能按照国家出台的出差补助标准发放一定补助。“但文物考古的田野工作与出差性质完全不同,考古工作人员早出晚归、风餐露宿,长期住在工地上,付出很多不为人知的努力,极为辛苦。”同时,相关标准中对出差的解释是“工作人员临时被派遣外出办理公事”,这就导致在本单位对应的行政区域内从事田野考古工作的人员无法参照出差标准申请补助。“长此以往,将会挫伤文物考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会影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王瑞霞说。因此,她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制定文件,出台有关政策,将文物田野考古工作列为特殊行业,明确相应的补助标准。

  前不久,王瑞霞卸任馆长职务,担任青州市博物馆研究馆员。回顾与文物结缘的30年,王瑞霞不止一次感慨自己很幸运,“我从事了自己喜欢的工作,也见证了我国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遇到了这么多幸运的事,唯有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回报社会。”

  助推文物数字化保护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用数字化技术为文物建档案,能最大化保留文物信息,让保护和修复有据可依。”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王瑞霞围绕文物数字化保护提出建议。

  王瑞霞在调研中发现,文物数字化建设已在甘肃敦煌、洛阳龙门石窟等多地成功实践,为文物保护及文化遗产传承利用保驾护航。

  “为文物做档案是最基础的文保工作。过去没有数字技术,古人用全形拓或者文字描述来留存器物信息。摄影技术传入中国后,人们又通过拍摄照片记录文物信息。”王瑞霞说,现在有了AR、VR、全景数位扫描等新科技手段,也应全面应用到文保领域,对文物进行全息记录,方便资源共享和对外展示。

  据王瑞霞介绍,青州市博物馆是山东最早开展文物数字化工作的博物馆之一,不仅依托馆藏重要文物数字化虚拟复原文物初始时的形态,全方位展示文物的往昔原貌,还以馆藏精品文物数字化资料为基础,搭建“沉浸式裸眼互动数字墙”“北齐线刻画像石活化互动展示墙”,让参观者在互动体验中与文物“亲密接触”。

  在王瑞霞看来,很多文物非常脆弱,如古籍、丝织品等,一旦被破坏,就不可再生,但可以通过文物“数字档案”进行“复活”。

  谈及如何推进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王瑞霞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筹措资金,引入先进技术,推进文物数字化记录和保存,并发挥高校作用,在高校文保专业教学中增加信息化技术课程,积极培养文博知识与数字技术融通的复合型人才。

  王瑞霞认为,建立文物数字化保护的标准是重中之重。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她曾建议政府部门尽快出台文物数字化的国家标准。从国家层面出台文件,对文物数字化采集、存储、加工等流程进行规范,形成标准体系,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利用效率。

  “国家文物局于2022年曾召开文物数字化标准制定讨论会,相关工作在有序推进中。数字技术赋能文物保护势在必行,未来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王瑞霞对今后的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充满信心。

 

作者|郭树合

编辑|常畅

来源|检察日报


2023-07-03

最近报道

RELEVANT
  • 关于第十三届重庆市十佳新闻工作者 拟推荐人选公示
    按照重庆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关于开展第十三届重庆市十佳新闻工作者评选工作的通知》要求,经杂志社研究,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同意,拟推荐杨冰同志参评第十三届重庆市十佳新闻工作者,现予以公示。如有异议,请来电
  • 关于“五一”劳动节休假的法律常识
    又是一年“五一”劳动节,在过去的日子里,劳动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用行动诠释着劳动之美。今天,我们整理了一些常见的“五一”劳动节休假的法律常识,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吧!1.“五一”劳动节休息是否正常
  • 第34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期刊报送作品公示
    根据《中国期刊协会关于开展第34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期刊作品初评工作的预通知》要求,我社拟推荐《“新生代”下庄人》等2件作品参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期刊作品。现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从2024年
  • 擦亮生态底色 书写美丽重庆新篇章
    初春暖阳,天朗气清。巴南区花溪河湿地公园,枝头浅露新芽,推着婴儿车低声呢喃的年轻夫妇,结伴竞走笑声爽朗的老姐妹,奔跑追逐嬉笑打闹的孩童,长江流水声成为这温暖而美好画面的旁白。花溪河是长江一级支流,曾经
  • 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厚植数智力量新优势 赋能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巴渝大地上,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崭新图景正在徐徐呈现。中国移动重庆公司顺应经济社会转型新特征、新变化,紧扣国
  • 锚定目标定位 抓好“四个重大”  加快推动新沙坪坝图新图变图强
    新沙区因拼搏而美丽,新征程因奋斗而精彩。过去的一年,沙坪坝人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让城乡发展有了大变化。承前启后,站在新的起点,全区上下紧紧围绕“主阵地、示范区、排头兵、领头雁”目标
  • 义渡人大 督行先锋
    “以前过马路要等红绿灯,现在好了,不仅修了过街天桥,还安装了电梯,安全又方便。”望着崭新的人行天桥,大渡口区百花社区居民徐嬢嬢高兴地说。徐嬢嬢口中所说的天桥,是大渡口区2022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厚植新质生产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
    时间的书页不断掀开,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新年伊始,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便拉开了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幕。回首2023年,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产业基础加快夯实,科创动能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同频共
  • 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重庆贡献药监力量
    守底线保安全,追高线促发展。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守住药品安全底线,促进医药产
  • 九龙坡区:奋勇争先挑大梁 唯实争先作贡献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867.07亿元、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1.9%,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5.89亿元、增长11.1%,居中心城区第一;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