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上下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不分昼夜,连续作战,敢于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兑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
11月23日,重庆高新区虎溪街道学成社区一小区,重庆医科大学疫情防控第39志愿队的志愿者们在检查核酸管。该志愿队由53名硕士、5名博士组成,负责重庆高新区虎溪街道的核酸采样工作 。 截至目前,该队共进行核酸采样10万余人次。通讯员 孙凯芳 摄
沙坪坝区
代表组建起4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
“需要什么药?老人家,不要着急,我们来买。”
11月23日,天还没亮,沙坪坝区人大代表、区渝孝慈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张世文的电话就响了,来电的是一位需要购买心脏病药品的老人。随后,张世文给志愿服务队队员打去电话,分配购药任务,为老人送药上门。
疫情发生后,张世文第一时间成立了一支战“疫”志愿服务队,组织7名志愿者紧急驰援井口街道美丽阳光家园社区防控工作。他不断发动居民、企事业单位职工、家人、朋友等加入志愿者服务队,现已有队员40多人。现在,他们奋战在天星桥街道柑子村、晒光坪、石碾盘等社区的疫情防控一线,每天从早上8点忙到夜里10点过。
“老年人、残疾人购买生活物资、药品的需求特别大,仅美丽阳光家园一个小区,我们每天就要提供代购服务50多人次。”张世文说,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志愿服务队的每个人都毫无怨言,干劲不减。
“有时为买一种急需药品,要花两三个小时,跑好几家医院或药房寻找,但我们从没中途放弃。”志愿服务队队员周伟和黄永胜前几天负责买药,这几天开始负责联系蔬菜基地,为居民送菜。
“疫情不退我不退,越是艰险越向前。”张世文说,这是他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承诺,也是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决心。
九龙坡区西彭镇
抗疫不忘本职工作 线上审议报告
在疫情严峻复杂的形势下,九龙坡区西彭镇人大积极创新监督方式,自11月起开启网上审议工作。
根据《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会员关于加强镇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指导意见》规定,镇人民政府向镇人大主席团送交决算草案报告和其他相关材料,镇人大主席团对决算草案提出意见和建议。受疫情影响,西彭镇第二十届人大主席团采用了“网上审议”方式,对《关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2021年财政决算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进行了专项审议。
此次“网上审议”流程为:镇财政办提交《报告》——镇人大办将《报告》分享至镇第二十届人大主席团微信联络群——主席团成员自行下载并对《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镇人大办收集主席团意见和建议并反馈给镇财政办——镇财政办根据主席团建议意见对《报告》进行修改完善。
通过网上审议,共收集到镇人大主席团成员罗小林、吴春梅、张永君提的建议意见4条,分别为:建议进一步改善收入结构,优化市场环境,增加市场主体,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不断提高税收收入占比,提高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建议继续统筹做好“三保”工作,更加严格和规范执行预算和决算管理制度。建议进一步突出绩效导向,对非刚性支出,全面开展绩效评估,以评估结果作为项目“立、缓、停”的重要依据,在过紧日子的条件下实现“好钢用在刀刃上”的目标。建议人大要强化绩效管理监督,财政等部门要更加主动接受人大的绩效管理监督,人大可以采用询问或质询等监督方式,监督相关部门努力提高绩效管理的效率。
高新区巴福镇
超万斤滞销菜变成直销菜
“售出瓢儿白9973斤,大香菜158斤,黄秧白509斤……”看着滞销菜变“暖心直销菜”,高新区巴福镇人大代表,石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肖洪祥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
由于疫情防控,蔬菜销售受到交通运输影响,滞销菜成了菜农的心头病。
蔬菜品种有哪些,日供应量是多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肖洪祥组织村里的部分人大代表和村干部挨家挨户统计滞销蔬菜数量,及时将相关情况向巴福镇委镇政府汇报。
同时,肖洪祥还发动人大代表和村干部利用社交软件广泛传播应季蔬菜情况,通过微营销拓展销路。镇政府也高度重视,积极对接企业,将蔬菜直销入企,也解决了企业的采买难题。
蔬菜有了销路,村民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看着一筐筐蔬菜被装上小货车,菜农李少明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巫溪县
人大退休干部请缨上“疫”线
“我刚退休不久,也想为防控工作尽微薄之力。”近日,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巫溪县人大常委会退休机关干部涂孝成主动提出申请,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根据统一安排,巫溪县人大常委会40余名机关干部职工成立志愿服务队,下沉宁河街道先锋社区光明巷网格,参与24小时值班值守,协助社区筑牢战“疫”防线。
今年7月才退休的涂孝成主动请缨,加入了志愿服务队。每天早上6点过,涂孝成和同事张策铭一同来到宁河街道先锋社区小叮当幼儿园值守点接班,开始值守。同时,他们积极收集特殊人群信息,确保网格区域每一户居民在家期间生活物资有保障。
巫溪县人大常委会的机关干部们说,关键时刻,涂孝成主动站到抗疫前线,这种“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垫江县
代表创作歌曲 助力抗击疫情
“没有过不去的冬,没有登不了的峰,我们路相同梦与共。没有永远的伤痛,没有漫长的寒冷,我们情相连心相通。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垫江一定赢、一定赢。”近日,一首垫江县原创抗疫歌曲MV在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平台广为流传。歌词句句走心,旋律悠扬深情,再配上一幅幅抗疫画面,令人深受感动、备受鼓舞。
据了解,这首名为《垫江,一定赢》的抗疫歌曲,是由垫江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易大斌作词,县人大代表、县文化馆馆长谭军作曲。
连日来,垫江县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县人大常委会发出致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的疫情防控倡议书,号召各位代表行动起来,为坚决打赢疫情歼灭战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这份鼓舞人心的倡议书和抗疫一线传来的感人事迹,都令易大斌深受触动。当他看到人大战线的同志勇担使命、贡献力量,易大斌决定以笔为援、以词抒怀,用自己的方式为抗击疫情加油助力。
“我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垫江一定能够赢,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易大斌说。
易大斌所作的词传到谭军手中时,他正在点位值守,“歌词描述的画面、表达的感情,一下子就深深打动了我。”
从11月8日起,谭军就下沉一线助力疫情防控,因常在夜间值守,身旁只有一盏孤灯相伴。
孤灯下,困难前,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心怀暖意。抓住因歌词触发的灵感,一段充满温暖和斗志的旋律从谭军的心尖倾泻而出。
最终,二人合力创作的这首《垫江,一定赢》,一经推出便收获了一片好评声。人们都说,这首歌既表达了对“逆行者”们无私无畏、勇于奉献精神的讴歌与赞扬,也展现了大家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坚决打赢疫情歼灭战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渝北区兴隆镇
代表送出1.1万份“爱心蔬菜包”
11月18日,渝北区兴隆镇发扬村海川草莓基地,一派忙碌的景象。30多位村民整理着一筐筐刚从地里采摘的蔬菜,搭配品种,分装成小袋。
这是渝北区人大代表、重庆助友创美物业公司董事长刘小华采购的“爱心蔬菜包”。这些天,刘小华已经免费送出了1.1万份“爱心蔬菜包”。
“当前正是白菜、萝卜、菜苔、卷心菜等本地应季蔬菜陆续成熟、集中上市的时间段,受疫情影响,一些蔬菜运不出去。”此前,刘小华了解到,渝北兴隆镇有部分蔬菜成熟,却还没找到买家。
“封控在家的居民,正需要大量蔬菜。”刘小华在联系兴隆镇菜农的同时,又联系了渝北洛碛、张关、玉峰山等地共六七百户菜农,向他们采购了共计5万多公斤的新鲜蔬菜。在菜农的帮助下,分装成每包约四五公斤的蔬菜包。
随后,在兴隆镇商会的帮助下,两辆取得保供通行证的全封闭厢式货车,分批把爱心蔬菜包送往渝北区、两江新区、九龙坡区、高新区等地的居民小区。
“这份蔬菜包送得太及时了,让我们感到非常温暖。”渝北区枫桥水郡小区居民余凤在领取“爱心蔬菜包”时说,一定安心居家,配合防控工作,只要每个人都出一份力,疫情就会尽快结束。
南岸区
“为民基金”助力镇街防疫
本轮疫情防控任务艰巨,南岸区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发出了《致南岸区人大代表的一封信》,动员全区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全区各级人大代表迅速响应,下沉一线全力参与,同时利用“为民基金”这一平台,积极捐款捐物,助力疫情防控。
“为民基金”是南岸区人大常委会在区慈善会设立的公益平台,自2022年9月成立以来,截至目前募集资金超过1000万元。如在本轮疫情防控期间,市、区人大代表肖基成捐赠100万元,区人大代表陈映林捐赠100万元,区人大代表黄怡霖捐赠30万元,区人大代表孔祥彬捐赠1万元,区人大代表江再建捐赠1.6万元……这些捐款,目前都已定向精准地用在了各镇(街道)及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上。
同时,全区各级人大代表还借助“为民基金”公益平台积极捐赠防疫物资。区人大代表陈映林捐赠矿泉水200件、方便面100件、盒饭350余份;区人大代表鞠小东捐赠便携式消毒剂2000瓶;区人大代表刘君、郭军捐赠方便面50余箱、干粮30箱、矿泉水10件;区人大代表张博闻捐赠抗疫药品500盒;镇人大代表王跃华捐赠各类防疫物资30箱。
此外,代表们还深入村(社区)、农贸市场、商圈超市、快递门店、交通卡口等重点场所,协助开展防疫工作。
长寿区凤城街道
代表一线指导病毒检测
“2号实验室,你们的检测数据已收到,需要开展复核……”长寿区人大代表、区疾控中心副主任江光群正在通过对讲机与生物实验室内的检测人员沟通工作。
“现在,全区疫情防控正面临最严峻的挑战。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是我的本职工作。”江光群非常关注近期疫情发展。
区疾控中心负责全区隔离点人员的核酸检测和区域核酸混管阳性复检,最大日检测量为1400管左右。随着重庆市疫情进入快速发展期,区疾控中心检测样本量猛增,单日送来的样本已超过2000管。江光群代表和工作团队及时协调相关单位,连续在办公室通宵加班,调配设备和试剂,在短期内提升了检测能力,以满足检测需要。
“区疾控中心的检测结果将第一时间报告至区卫健委,为全区疫情形势研判提供科学依据,要求数据准确、结果真实、信息及时。”江光群说。
作为全区疫情防控专家,江光群代表还制定了隔离点核酸检测工作制度,负责街镇核酸采样队员工作培训及检测物资的调配,每天电话指导工作就达50多个。
“我们的工作关系到全区防控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便利。”江光群代表正用自己的坚守,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万州区高峰街道
抗疫中的“百变”代表
“老周,疫情期间不要出门聚集,需要什么东西给我们说,我们帮你买来。家里有需要卖出去的农产品我们也帮你推销出去。”这是万州区人大代表张瀚月在疫情防控期间给居民说得最多的话。
自本土发现新冠疫情病例以来,张瀚月每天往返于场镇商铺、卡口、居家隔离户、返乡人员户,跟社区干部和志愿者一道,向选区居民宣传疫情防控政策,监督群众严格执行各项防疫举措,守护着辖区居民的平安。不知不觉间,一干就是十多天,同时,她的身份也在不停变换。
她是“数据员”。随着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为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摸清辖区基本情况,张瀚月协同社区干部、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全方位、全覆盖的排查。
她是“接线员”。“我家老人家里的高血压药吃完了,怎么办呢?”“我家里攒了很多鸡蛋现在疫情期间不能出去卖怎么办?”类似的电话张瀚月每天都要接听上百个,她总是认真倾听,耐心解释,一笔一笔记录上群众的需求,并一一安排落实。
她是“劝导员”。“老人家,请戴好口罩,保持一米间距。”在核酸检测现场,张瀚月总是拿着小喇叭,从核酸检测开始到结束,不厌其烦地对前来参加核酸采集的人员进行劝导,即使说得口干舌燥,也毫无怨言。
她是“销售员”。在敲门行动中,得知群众因交通不便,家里的农产品滞销,生产物资也买不回来,她便主动联系买家,帮助10余户群众销售土鸡蛋、青菜、红薯粉等农产品,尽量保证群众收入不受疫情影响,并帮忙代购生活物资送上门,解决他们的采购难题,让群众安心居家,主动配合疫情防控。
连日来,张瀚月始终站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酉阳自治县龙潭镇
不眠夜换来村民“定心丸”
凌晨2点过,一通响亮的电话铃声让酉阳自治县人大代表、龙潭镇渤海村党支部书记蔡其华立马清醒,快速从临时搭建的床铺起身,抽出枕下的本子,伏在书桌前边问边记。
“明天我要去做透析,出不去怎么办?”电话那头是村里罹患尿毒症的村民石某,每周要到县人民医院做3次透析治疗,由于村子被临时管控,担心不能如期治疗。心急如焚的他凌晨2点给蔡其华打电话。
“群众的生命安全始终是第一位,别着急,我来帮你想办法。”蔡其华简单宽慰后,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给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按照应急预案对其特殊情况进行备案后,并安排专车将石某和村上另外两位尿毒症患者送到医院进行透析治疗。
群众的难题得到妥善解决,蔡其华已全无睡意,翻起了白天收集到还未及时解决的问题:有村民被转运到集中隔离点,家有老人无人管护,需要联系人员送饭;有村民生病,白天需派人及时买药送过去……
夜深人静,也让蔡其华的思路格外清晰,个个问题详尽梳理,解决方案标注明确。天微微亮,蔡其华起身到办公场地,开启了一天的忙碌。
自11月16日渤海村出现疫情以来,蔡其华已经有5个晚上几乎未休息。
“这些不眠夜能换来村民‘定心丸’,再苦再累都值得。”由于工作部署细致周到,政策宣传全面到位,开导村民耐心有方法,渤海村连续多天没有新增病例,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疫”线上的人大担当
——记录南川区抗疫战线上的人大身影
南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友明在木凉镇督导疫情防控工作。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连日来,南川区各级人大积极响应,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挺身而出、主动作为,参与人员排查、核酸检测、物资保供、政策宣传……
南川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坚定落实四大班子“一盘棋”工作机制,主动担当,带领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黄友明第一时间主持召开党组会议,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指出,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干部要加强联系督导,守好“责任田”;机关干部要闻令而动,下沉一线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号召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当好疫情防控“排头兵”和“主力军”。
为加强集中隔离管控工作,在区委统一安排下,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分别承担5个集中隔离点的联系指导工作。从10月中旬起,他们每日通过现场督导或者电话、视频调度,收集掌握各隔离点的数据台账,分析查找问题,协调解决矛盾困难,确保集中隔离点高效有序安全运转。
同时,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坚持一线调度、靠前指挥,下沉督导木凉、石莲、楠竹山、中桥、大有、石墙等乡镇的疫情防控工作。
11月初,南川区古花镇发现两例阳性病例。由于该镇位于南部山区,毗邻贵州,山高路远且人员分布广,社会面扩散不明,开展核酸筛查难度极大,防控异常艰难。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正忠临危受命,前往疫区指挥部署。经过10多天的奋战,11月15日,古花镇全域管控措施解除。
“按照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今日全体机关干部下沉社区开展‘敲门行动’。”近段时间,这样的紧急通知不时出现在区人大机关工作微信群。疫情期间,区人大机关干部积极响应号召,就地转化为社区志愿者,与病毒抗争、同时间赛跑。
他们中,有的开展社区宣传,有的进行入户核查,有的协助核酸采集。截至目前,区人大机关干部职工下沉参与8个社区疫情防控工作130余人次,开展“敲门行动”上门核查、摸排住户信息4200余人次。
为确保疫情防控与本职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南川区人大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开展线上视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将视察对象的有关资料和视察内容整理成PPT,上传至会议阅文系统,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通过“云视察”App,在线了解掌握相关工作情况,并留言反馈意见。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时时处处都有人大代表的身影。
南川区31个乡镇人大主席团和3个人大街道工委采取多种形式动员人大代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比如,区人大常委会南城街道工委组织代表开展地毯式“敲门行动”,确保核酸检测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水江镇人大组织辖区的区、镇人大代表96人,下沉到17个村、105个社,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我年轻,请把我安排在交界处卡口值守。”水江镇人大代表梁玉主动报名前往偏远的地方。
“人民选我,抗疫就当有我。”65岁的人大代表安中生主动请缨,每天早出晚归,坚守在核酸采集点,维持现场秩序。
此外,全区各级人大代表还积极捐款捐物,截至目前,已累计捐资9.25万元,捐赠牛奶、面包等物资1100余件。
近日,江北区人大常委会发出《致全区各级人大代表的倡议书》后,不同行业的人大代表依托自己所在行业、岗位优势,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主动参与民生保障、应急处置、志愿服务等工作,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通讯员 向琴 摄
近日,大足区人大代表、高升镇党委书记宋晓燕在高升镇与四川省安岳县忠义镇交界处值守。连日来,当地的区、镇人大代表在省界交通管控卡口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查验过往车辆和人员“两码一证”。通讯员 谭显全 杨武全 摄
近日,开州区人大代表奔波忙碌在抗击疫情的各条战线,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为坚决打赢疫情歼灭战贡献智慧力量。图为区人大代表刘爱武向汉丰街道捐赠物资。通讯员 任青青 摄
“我是社区党支部书记又是人大代表,就应该冲在前线!”巴南区安澜镇人大代表李晓莉主动给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定期配送生活物资。通讯员 孙倩 摄
綦江区赶水镇人大成立一支由人大代表、党员、志愿者组成的“石房摩托车防疫队”,开展护送医生入户采样、运送物资等工作。通讯员 金原宇 摄
梁平区云龙镇69名人大代表挺身而出,为隔离人员送物资、协助村委社区挨家挨户摸排、助力核酸检测点平稳有序采样、在各卡口值守点日夜值守等。通讯员 雷海浪 摄
首席记者|张双山
记者|廖灿勇 宋婷婷 黄振胜 周晏如
通讯员|熊颖 许利恒 陈巧林 龚俊 谭艳 冯忠先 付鹰 况煜鹏 曾大友 田金凤 石嘉黎 夏于洪 江振东 张涛
责任编辑|成鑫